□ 张美航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我们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要求,发挥党建“四个方面的引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以政治引领增“英勇无畏”之气。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是政通人和、安定有序的保障。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自我革命、自我净化,要坚定政治方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要站稳政治立场,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维护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不断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做到讲原则、顾大局、守纪律,忠于党的事业、忠于人民群众、忠于国家和民族。要遵从政治言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旗帜鲜明地批驳攻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言论,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要规范政治行为,坚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的底线,始终敬畏法纪、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慎言慎行,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党的宗旨。
以组织引领强“治国安邦”之本。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血脉在基层、活力在基层,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化党组织设置,通过探索组建联村党委跨区域协助发展新模式,实现强强联合。要健全完善“党支部星级化”动态管理和有效奖惩机制,全面培育、评选一批立得住、推得开、叫得响的“星级”党组织。要把党建引领和产业富民结合起来,持续深化“党社联建”“村社合一”,在村民小组和合作社、产业链上优化设置党组织,以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全过程,让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有形有效延伸。要进一步探索基层自治有效途径,激发村民自治内生动力。积极谋划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党建示范品牌。要抓实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备力量培养,分领域、分类别抓好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创业带富能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以先锋引领闯“破旧立新”之路。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建立一支政治过硬、敢闯敢拼、具备现代化领导能力的先锋模范干部队伍。要旗帜鲜明从乡村振兴一线选拔任用干部,通过建立“负向、正向、专长、潜力”四张“清单”,把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担当作为、脱贫实绩突出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从严加强对干部的监管,常态化抓好对重要岗位干部的分析研判,对不胜任现职的坚决予以调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要求,制定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规划,积极稳妥推进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和跨部门干部轮岗交流,帮助干部积累和丰富工作经验。要完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推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认真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年度体检、带薪休假等制度,严格落实驻村帮扶干部生活补助、工作经费等待遇保障政策,让干部安心放心舒心。
以能人引领聚“行家里手”之才。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服务等方面机制体系,动态建立本土人才信息库,把本土人才建设纳入人才总体培训规划,推动本土人才在各领域建设中发挥作用。全面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充分利用各类帮扶资源,积极引进教育、医疗、“三农”和党政等方面的人才到本地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着力优化提升“万名农业专业服务‘三农’行动”,鼓励支持人才引领创办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完善特色产业扶贫技术专家库,鼓励专家团投身乡村振兴,并精准匹配到产业链上。持续深化推进人才“三名工程”,开展名人才“送培帮扶”活动,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效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台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