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23日

对语文课堂中寓言教学的几点建议

○ 黎平县水口镇中心小学 吴 松

寓言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易经》和《尚书》等作品中就已蕴涵寓言的雏形。《庄子》《战国策》中大量寓言创作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寓言创作进入一个黄金时期。《庄子·天下》有云:“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寓言》中云:“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又云:“寓言十九,籍外论之。”这是寓言最早的书面记载。在这里,庄子认为寓言最大的特点就是“籍外论之”。虽然人们普遍认同庄子的观点,但可惜的是庄子对寓言缺乏严格的定义,后人则有了对寓言的各种称谓。西汉刘向《别录》中记载:“偶言者,作人姓名,使相与语,是寄辞于其人,故《庄子》有《寓言》篇。”将“寓言”称为“偶言”。南朝时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云:“隐者,隐也。遯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将寓言称为“隐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翻译的佛经将寓言称为譬喻。明末,《伊索寓言》传入中国,最初被译为“况义”“意拾蒙引”等,直到1902年,我国著名翻译家林纾和严璩将“寓言”和“fable”对译,才叫作《伊索寓言》。

正是因为古人没有对寓言概念进行严格界定,所以便有了后人对寓言概念的不同理解。专家学者提出不同的定义,各种工具书对寓言所下定义也各有不同。如德国剧作家莱辛说:“要是我们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件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遍的道德格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则寓言。”

通过工具书对寓言所下定义的理解和认识,结合诸多学者对寓言的认知,我们可以得出:首先,寓言是一个故事,通过故事来讲道理。其次,是作者另有寄托的故事,讲故事不仅仅局限于故事本身意义,更寄托着另外的意义。再次,寓言形式特点短小而精悍,以有限的形式包含无限的内涵。最后,注重深层的道德意蕴和内涵,传达普遍的道德观念。

(一)重视朗读

寓言是一种语言的艺术,紧抓文本进行朗读,对体会语言、训练语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重视朗读。通过认真地朗读,能够感知形象,领悟到寓意。这样不但能够在思想上有收获,而且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忽视朗读,教师大段大段的说教,往往是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朗读要有抑扬顿挫,要富有感情,通过语调变化表现出寓言的变化,老师只要稍加引导,对学生感知寓言形象、领悟寓意有着极大帮助。

(二)寓教于乐

小学与初中都偏爱“角色体验”,通过角色的扮演来学习寓言。寓言的精炼使得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进行角色体验扮演是一个人对自我信心的展示,同样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所以角色扮演教学在低年级是完全有必要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进行引导不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还能活跃课堂,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优秀的寓言是具有多层寓意的,“其表层寓意是针对具体事件而发的,这个具体事件往往是触发作者创作某篇寓言的契机;中层寓意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特有的精神现象;深层寓意则表现了深刻的哲学意蕴,往往需要读者去加以开掘。”如《南辕北辙》这篇,表层肯定是劝战,阻止魏国进攻赵国;中层是反映合纵和连横两种不同的主张;深层则是强调方向的重要,方向错误了,任你如何优秀努力,距目的也就愈远。同一个寓言,往往是从多方面解读,不一定局限于原意。甚至可以用批判的眼光对原著提出异议。

(四)由此及彼,多样解读

在对寓言寓意的解读上,从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有部分学生的选择是自己理解。但是在对寓意的理解调查结果中就发现学生对寓意的理解上有着差距,甚至存在错误的理解。而从教师的寓意理解调查中也可看出教师多是以自己的经验去理解,或借助教参,对寓意的理解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是单依靠老师自己的解读就太过绝对。教材中编选的中国古代寓言,特别是先秦部分,多是诸子百家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进行政治劝说的寓言,单纯依靠教师进行解读是不可行的。而多角度的分析,意味着需要角度的变换才能分析出不同的寓意。以《守株待兔》为例,能从中解读出四个寓意:一、守旧不知改变,将会一无所得(作品的原寓意);二、经验主义,照搬不知道活用也是会一事无成;三、不想去努力只想依靠运气,导致失败;四、把一次偶然的事件当作了必然的事件,就显得可笑了。又如《惊弓之鸟》中,以鸟来分析,因为心中的阴影导致事件的失败;以射手角度分析,通过细心观察、反复实践,做到事物皆包怀心中。

从对寓意解读调查中可以看出是存在多种角度解读的,而多角度就包括逆向思维的分析,这就有可能存在了错误的解读。在新课改之后,学生缺乏老师的正确引导,常偏离甚至脱离文本进行解读。所以正确的解读要以正确的把握寓言的价值取向为目标,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前提,以文本的解读为核心,多角度地去理解,而不是脱离了文本的“偏见”。

--> 2022-06-23 1 1 黔东南日报 c191101.html 1 对语文课堂中寓言教学的几点建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