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23日

黄平义塚碑得到重建保护

本报讯 (通讯员 廖尚刚) 今年4月底,黄平县史志工作者在开展革命遗址深度普查中,于重安镇灯草哨红三军团战场上发现清朝嘉庆年间义塚碑后,该碑在后人王氏家族的珍视下,于近日已在原遗址将义塚碑重新建立和恢复。

这块义塚碑产生于清嘉庆22年(1817年)12月,是重安镇黄猴(古称“皇侯”)村文、武进士王瑞麟和王祥麟二人出银千两,在灯草哨大坪山麓向何家购买一宗专供贫困百姓埋葬逝者的墓地。义塚碑为红色砂石碑块,间杂深色石纹,高131厘米、宽77厘米、厚15厘米,重约300公斤,虽然历经了205年的沧桑,但石碑仍整体保存完好,阴刻的110余个刚劲有力的文字清新可读。碑文中央平刻“义塚”两个大字,碑志右为“信士王瑞麟、祥麟今将得买何姓地名灯草哨大坪山土一幅,永远施入义塚,勒石为据。嘉庆22年12月吉旦立”。左为“计何姓出卖灯草哨大坪山土一幅,四至上抵坡顶,后下抵官塘,下抵大路,左抵阿马冲田沟横过斜上垠为界,右抵胞弟卖与黄姓老垠直下大路为界”。从电子地图上粗略估算,王氏二举人当年在此购买用于善事的义塚地面积达400亩。据村民解先平介绍,此碑原发现于湘黔公路旧道坎下,是1934年修建黄平至甘粑哨公路时,筑路工人将此碑推下路侧,从此被泥土长期掩埋下来。10多年前他在整理自家责任田内坎时才发现,并精心保存下来。

义塚碑在普查中发现后,立即通报了县文物局,随后文物专家杨晓东还专程到现场对该碑进行拓印,他们不仅向精心保护义塚碑的解先平颁发了荣誉证书,同时还电话联系了重安镇黄猴村王氏家族相关负责人。通过共同翻阅查找族谱,证实了王氏先人王瑞麟、王祥麟两名文、武举人过去的乐善好施和行善积德的义举。据县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这次在灯草哨发现的义塚碑,是黄平县迄今为止属最大的一块义葬记述古碑,它对研究黄平县古代丧葬文化和乡贤举人对民间贡献的故事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历史意义。

为利用义塚碑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黄猴王氏30余名村民于6月8日集中到灯草哨举行恢复义塚碑立碑仪式,并从村里找来年代相同的巨型石条作基,将义塚碑树立于上,以此昭示后人。

--> 2022-06-23 1 1 黔东南日报 c191124.html 1 黄平义塚碑得到重建保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