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23日

农村小学后进生问题初探

○ 岑巩县天马镇中心小学 王芝琴

现代课堂,尤其是后进生转化问题困扰着我们广大教师。农村小学教师常常被后进生所累,具有蔓延之势,对此深感忧心和头痛。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了这些学生学习上、思想上的滑坡,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值得我们去深思、去研究。

一、原因分析

1.家庭小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第一任教师是父母。家庭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农村家庭的实际情况令人担忧。

(1)家长对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缺乏清醒认识。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多数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学生的学习,对孩子的学习任其自然,放任自流,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如此的恶性循环,后进生的出现就不可避免。

(2)不恰当的管教方式。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家长的管教容易走上两个极端,由于现在的孩子,爷爷奶奶特别溺爱,让部分学生唯我独尊,不求上进,学习中缺乏信心、耐心。有的家长不跟孩子沟通,对子女的学习、思想了解甚少。一看到孩子成绩下降,就拳脚相加,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增长。

(3)家长言行不当。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随时随地的进行模仿。很多时候,听到他们说:“这是我妈妈说的、这是我爸爸说的,或者是爷爷奶奶说的。”

(4)残缺家庭的影响。在后进生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占一定的比例,父母一方死亡了的、父母离异的这些孩子大多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对于老人来说没有精力管好这些孩子,那就自由放任自流。这些学生一旦缺少爱,他们会变得消极、悲观,所以精力不集中,学习只会越来越下滑。

(5)务工大军的影响。作为偏远山村,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已经外出务工,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由于老人们年岁已高,他们注重的是有没有吃饱、穿暖。至于学习,有的关注,有的根本不问。有时候,老师家访后进生谈到孩子的学习问题,有的家长会不高兴。种种原因,导致许多留守未成年人成绩不理想。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小学生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抽烟、玩游戏等。

3.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有的老师只喜欢优生,很容易忽略后进生,造成后进生心理不平衡,这样就导致后进生永远是后进生。

二、转化途径

1.学校教育

(1)注意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让其树立进步的信心。闪光点是学生心灵的火花,一旦点燃就可能照亮他们前进的路。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微小地让你很难发现,但一定要用心,也许你的一句不经意的鼓励会激励他一生。

(2)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后进生常受同学们歧视,作为教师要做正面引导,用言行去感染他们、用真情去打动他们,做他们的朋友,而不是严厉的师长。

(3)做好家访工作。要取得与家长的沟通、理解和支持,后进生的转化才能有成效。

2.家庭教育

(1)为孩子尽量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合理的生活制度。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尊敬、爱护,避免紧张的家庭关系,这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2)家庭教育要做到内容生活化、方式情感化,在日常生活中感染孩子。

3.社会教育

(1)重视大众传媒的影响,如电视、电脑、手机等,要做好引导,合理利用。

(2)重视各种外在教育机构的影响,如图书等,它们可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弥补教育的不足。

4.心理教育

(1)对自尊心强,有逆反心心理,脾气暴躁,感情容易冲动的学生,应采用平等商讨的语言。

(2)对心里懒惰较强的学生宜采用措辞尖锐、语调激烈的触动式语言。

(3)对自我防卫心理强、不肯认错的学生要采用突击式语言。

(4)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鼓励,循序渐进。

5.综合教育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转化后进生不能光靠老师单枪匹马,要把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成为三位一体的教育,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正待我们探讨研究,以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更好地把后进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搞好,让他们以后成为有用之才。

--> 2022-06-23 1 1 黔东南日报 c191135.html 1 农村小学后进生问题初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