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23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 凯里市第十五中学 谭胜秀

情境教学是一种把学生的情绪和教学认知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一种实用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历史课的认识和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了历史学科的教学水平。当前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形势,因此需要对中学历史教学进行有效改革,提高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情境教学法对历史教育的重要作用

1.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兴趣的提高则是促进学习的动力。通常,老师在讲课前都会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用独特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这门课有更深入的理解。情景教学的最大优点在于运用各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种感性的理解和深刻的印象,从而消除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压力。兴趣的培养是开启学生历史学习的“金钥匙”,而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则会自觉地受到历史知识的影响;愿意在课堂上或课后自己学习,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知识水平,并有助于消化知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景教学法的应用,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历史事实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历史知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在持续的学习中形成自主思维的习惯。例如,在掌握了大量的历史材料之后,可以将这些材料用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同时,在管理、军事等方面,也可以从历史事件的经验理论中汲取教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所以,这些正面的效果都有赖于情景的意象转换。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被历史人物的个性和处理方式所左右,盲目地转变自己,一味地追求古典,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在情感认识上的欠缺,导致了对历史认识上的偏差。情景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性理解,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通常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会很大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呈现单一化特征,很难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部分历史教师的教学思想比较传统,使用的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学校对于教师的培训也缺乏重视,从而拉低了初中历史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通过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有些教师虽然对课本内容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却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学生也只是大致了解课本内容,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历史文化之中,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2.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初中历史教学的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但学生的兴趣不高,在日常的学习、掌握方面没有按照主动学习,表现出被动的特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初中历史教学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导,教师对于历史知识的呈现模式没有按照多元化的思路完成,无法给学生带来良好的体验。另外,课堂上的教学气氛比较紧张,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的时候产生较大的压力,这对于学生的进步造成一定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是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按照全新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整,充分掌握好长期教学的路线,转变教学的思维,尤其是在历史教学的体验性方面不断增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

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缺少内容的整合,部分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依然按照课本固定的内容讲解、分析,没有对课外的内容进行充分融合。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历史观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便是在考试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个人的历史素养并不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应逐步调整,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对于教学的可靠性、可行性开展系统化的评估,掌握不同教学内容得到的教学反馈,逐步让学生在学习、思考的时候取得更加卓越的成果。教学内容不丰富,导致无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较多的互动,学生觉得历史学科教学较为枯燥、无聊,在长期的学习、思考方面没有投入较多的精力,这对于后续的教育发展可能会造成阻碍。

4.教学的直观性不足

随着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我们发现很多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想要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成果,应不断提高教学的直观性,这样才能在后续的教育工作中得到优良的成果。例如,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对于书本的依赖性较高,各类历史人物的分析、历史事件的分析缺少其他资料的参考,对于学生的学习进步、眼界开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教学直观性不足的问题,导致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质量不断下降,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容易产生较多问题。为此,针对教学直观性的提升,建议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技术,促使初中历史教学各类内容的呈现方式按照科学的手段进行调整,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历史情境的创设

历史教育的内容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故事情节强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中学历史老师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结合课本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历史重现”,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经验。例如,我们在讲授“春秋战国的纷争”的时候,可以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模拟故事,如“烽火戏诸侯”,可以让班上有较强表演欲望的同学来演,通过对角色的演绎,学生可以了解每个人的心态,了解周幽王从一开始的为了取悦美女而欣喜若狂,到后来的一蹶不振,最终导致了西周的覆灭。他想要感受一下,当他知道周幽王只是为了一个女人而微笑的时候,他是多么愤怒。学生在编导、演出时,既要了解历史人物,又要了解历史事实,加深对历史的认识,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提高中学历史课的效果。

2.引入故事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历史教学中很多重难点的内容教师单凭抽象的讲解可能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在这时候结合知识点引入历史故事能够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在将要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隆中对》的故事引入三顾茅庐的历史事件,加深学生对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于故事引入内容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此外应该注重故事对于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扩展作用的发挥。再如,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聂荣臻将军在抗日期间与日本女孩美惠子的合影,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想进一步了解的学习欲望,进而教师可以讲述这一故事,深化学生对于人性美和战争残酷性的理解。

3.利用情境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法指导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承担的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学习方法的合理掌握。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起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提升学生自主发现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合作讨论历史知识的精简整理,创立一个历史学习情景。例如,在《夏、商、周的兴亡》这一课时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这三个朝代建立的时间、建立的地方、建立者和灭亡的原因进行归纳和对比,列成表格,展示成果,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也了解了历史知识的归纳整理方法。

4.科学利用多媒体设备,深化学生的内心感受

从历史教学的内容上看,这门课很有意思,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它的魅力难以完全发挥。还原历史场景,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经历中对历史有更深的理解和理解,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理解历史。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最可爱的人”一节中,老师可以用再现的历史场景来进行授课,这篇文章的内容是黄继光和邱少云等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因此,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革命烈士英勇事迹的录像,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促使学生通过历史情景的再现;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的知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创建问题情境模式,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情景模式是在教学中将特定的历史事件作为问题的形式,通过提问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由冲突引发的,所以可以被运用到教育中的问题也是很常见的。秦末大泽乡之变,秦国朝廷征召了阖左等穷苦百姓驻扎渔阳,陈胜、吴广等九百多人被调往渔阳镇守,在蕲县大泽乡,因暴雨而受阻无法按时抵达。教师可以由此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会怎么做?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会有“起义”“逃跑”“不知所措”等各种答案,但他们的答案都是基于对大泽乡暴动的历史背景的完全理解,以及学生自己的思考。通过老师的再指导和讲解,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中学历史课上,教师要积极运用情景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历史教学的困难,创建高效的中学历史教学课堂,进一步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 2022-06-23 1 1 黔东南日报 c191136.html 1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