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24日

“零工客栈”是对求职痛点“精准发力”

○ 戴先任

当下,打零工的群体年龄偏大,往往在50岁左右,一些人文化程度较低,这让他们不善于利用网络,维权意识、法律意识、防范意识也比较淡薄,他们求职也多在线下,在马路边聚集求职,这样的现象在不少地方都存在。这增加了这些零工求职者的求职难度,还可能让他们遭遇“黑工头”,遭受诈骗,或在被层层转包中权益受损;而用人单位通过这种方式招聘劳动者,也可能带来诸多风险,比如对求职者的基本情况知之甚少,容易“引狼入室”,或入职后才发现招聘的劳动者不能胜任交给的工作等等。

河南省洛阳市针对这一情况,开设“零工客栈”,打通线上线下就业服务通道,将服务阵地前移,还解决了用工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让求职者与招聘企业能够相互了解,从而更好对接企业用工需求,有利于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共赢”。

据了解,洛阳各级工会已在全市370多家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和70多个零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点设置400多家“零工客栈”。“零工客栈”有利于打通劳动者的求职“痛点”、堵点,能够更好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还能助力复工复产。

“零工客栈”模式值得其他地方借鉴与学习。疫情影响下,就业难、招工难在一些地方变得更加严重,要缓解就业难、招工难,强化供需对接就相当重要。相关部门的服务与管理要能“接地气”,要有的放矢,更为精准,切实解决求职者的求职痛点,提升服务质量,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不仅要针对零散务工人员的求职痛点,推出“零工客栈”等方式解决,还要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就业普法宣传等等。

不仅是服务零散务工人员,解决他们的求职“痛点”,进行其他的社会管理与服务,也需要多一些“零工客栈”这样的服务与管理模式。多建一些“服务客栈”来弥补服务空缺,找准服务痛点、管理痛点,弥补管理与服务漏洞,精准发力,提高服务效能、管理效能。

--> 2022-06-24 1 1 黔东南日报 c191191.html 1 “零工客栈”是对求职痛点“精准发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