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第二民族高级中学 李彦勋
复习是对先前学习知识的回顾、整理和再认识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分析,复习是对已有信息的重新组合,使信息的排列更有序的一个过程。因此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和再提高的过程,怎样做好高考生物复习呢?
一、给学生清晰的思想、生物学研究的观点和科学的复习方法
思想:即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包括立足于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基础知识;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学科内综合。
观点:主要指让学生清楚在生物学的发展和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经常要用到的观点,如生命物质性的观点;生命统一性的观点(包括结构和功能的统一,局部和整体的统一,生物和环境的统一);生物进化的观点等。
思路:给出学生复习基础知识的思路,即加深理解——迁移综合——联系实际。
方法:侧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高考不再是考查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考查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情景下具有综合性质的实际问题。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为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要素、方面或阶段分别加以考虑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将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要素、方面或阶段结合起来成为整体加以思考的方法。如关于染色体知识的分与合,它分散在不同的章节里,复习时就要把这些知识有意识地综合起来。如染色体的分布、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的类型、不同生物染色体的数量、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行为、数量和形态变化、染色体与基因的平行关系、性染色体变异与环境的关系、染色体变异与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染色体与人类遗传病等等。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包括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两条途径。归类可采用科学归类法和实用归类法。如细胞三种分裂方式的比较;鉴定物质方法和所用试剂的比较;与下丘脑功能有关的生理活动的归纳;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归纳等等。
(3)系统法。可采用编写纲要、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法进行系统归纳整理。如对小麦或水稻的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遗传变异、育种等)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定能对知识理解更深、记忆更牢。
二、重视基础知识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高考必须具备的。生物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要求较高,当然仅是熟记这些基础知识是远远达不到高考要求的,还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些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
学科内的重点知识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因而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同时也要有效避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全面系统的复习,才能使学生面对考题内容、形式变化而泰然处之。
对于一些非重点内容(如课本上的小资料、小问号、课外读等),由于平时疏于复习而往往在高考中失分,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这些内容往往在试题中出得并不难,因此有必要给予关注。
三、加强能力训练
生物高考的解题能力主要包括: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取应用信息的能力、综合表达信息的能力。信息的呈现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图表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月考、周练、限时练习中学会分析:试题考查的是什么知识点?怎么考的?从什么角度考的?为什么这样考?还可能怎样考?我的解法错在哪里?我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有何差距?应如何消除这种差距?如何破题……通过对解题思维过程的训练而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四、注重学法、解法指导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指导并督促学生:
(1)读书: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重点、有目的地读教材;读自己认为有缺漏的部分。
(2)总结:自我归纳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纠错,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规范表达的良好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从知识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应试心理等方面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