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新州镇中心小学 王小明
纪育华老师说,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每一个环节设计得很巧妙精致,这是难得的,但是它就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散珍珠。立定跳远是发展学生跟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发展身体的跳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体验学习跳跃动作的乐趣,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低段学生自控能力与认知能力均较差,但是小学生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应抓住这一特点,综合运用练习、思考、探索、讨论等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完成探疑过程,快速提高学生立定跳远成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重点学习起跳前的上下肢预摆技术,发展上下肢的协调性及下肢力量。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笔者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青蛙找妈妈”导入课题,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改变了以往学生跟着教师练习的做法,而是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可供选择的练习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练习,让学生的练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多一点自主的选择,多一点独立的思考,要求做到两臂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放松摆动,与下肢配合协调。如直腿摆臂、腿屈伸摆臂、屈腿摆臂、前后展屈体摆臂,学生任选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练习。教法采用多次重复预摆、负重预摆、小幅度立定跳远、诱导性练习等。
二、重点学习起跳蹬的技术,发展下脚爆发力量。课堂上要求做到“三快”即臂前摆快、制动快,蹬地快;“三直”即跪,膝,踝三关节伸直。起跳时,重心前移,放在前脚掌上,上体前倾,两臂曲体后向前上方迅速摆出,迅速蹬地,完成起跳,此时身体已充分伸展开,教法采用向上跳向前跳听信号,肌肉急剧收缩一次再迅速放松跳深立定跳远等。起跳蹬地是整个立定跳远技术中最关键的环节,包括起跳角度、用力方向、摆臂路线、上体动作,它的合理运用直接影响到起跳效果;重点学习腰空技术,发展膜肌,脑腰腿及下肢爆发力素质。教学中要求大腿紧贴身体起跳后,大腿上抬拔身体,两臂由前向后摆,采用屈腿跳原地双脚跳上80——100cm高的跳箱跳篮架立定跳远等。在教学中,将立定跳远这一动作进行有效分解,通过游戏和动作进行模仿,引起学生上课的热情,同时以情景设置引出动物的双跳双落、落地缓冲等立定跳远技术,解决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重点学习落地技术,提高完整技术的动作质量,发展下肢爆发力。在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安全教育做的也很到位,使游戏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体育教学的进行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始终沉浸在良性的学习氛围中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要求重心低,小腿前伸,落地技术应在落地前就做好准备,此时应为团身紧,大小腿夹角大于90 度,以脚根先着地之后迅速下蹲缓冲,两臂前摆,采用向上轻跳迅速团身在空中全蹲,静止落下,全蹲向前伸小腿,再迅速还原成全蹲,立定跳远踏线距离等于最好成绩十脚长。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开设了“模仿青蛙和兔子跳”,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可供选择的练习条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游戏内容,这样做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一切由教师带着学生活动的故法,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并且能够给学生多一点自主的选择,多一点独立的思考,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发挥。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传统的教学都是为了技术而教技术,每次上体育课先是进行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再进行专项的技术活动,然后进行对技术要领的讲解,再是学生进行分组、集体的练习,最后进行课的总结和放松活动后下课。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所以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与认识特点,将技术教学进行游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