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24日

语言表达习惯培养策略探究

○ 从江县往洞镇托苗幼儿园 龙樱华

在幼儿阶段让其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习惯,不仅能够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而且会为幼儿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幼儿良好语言表达的概述

想要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首先要明确幼儿良好语言表达的内容主要有什么。语言表达习惯的内容主要指幼儿在学习语言知识、掌握口语技能等方面的重复练习,从而养成固定的一种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可以形成幼儿的良好语言表达。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主要包括好问、善思、探究、评价等,这些习惯将会贯穿于幼儿参与的各种区域活动和教学游戏中,当幼儿形成这些良好的习惯后,教师在组织任何教学活动时都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的配合度也能大大提高。

二、培养幼儿良好语言表达的必要性

口语交际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培养口语能力从娃娃抓起。首先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够为幼儿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时期是其语言成长的重要启蒙阶段,这一时期形成的思想和行为基本能够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幼儿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在幼儿思想意识已经形成之后就很难再纠正其错误的行为。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就是幼儿园学前教育时期,这能够为幼儿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也能够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幼儿通过良好语言表达的引导,可以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和其他伙伴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

三、幼儿良好语言表达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幼儿良好语言表达的培养,教师一定要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为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开展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教师首先要从幼儿园环境建设方面入手,通过环境的有效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

(二)科学选择方法

对于幼儿良好语言表达的养成,教师要科学地选择方法。例如,在幼儿园阅读区域内,教师选择文字少图片多的书籍,让幼儿能够自主阅读、自主表达。文字过多的书籍,幼儿可能会因为看不懂而放弃阅读,不利于养成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同时教师也要针对幼儿小班、中班、大班的不同特点在阅读材料的投放上有所区别。

(三)全面观察幼儿,发挥引导作用

对于幼儿良好语言表达的培养,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前提下,全面观察幼儿,对于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表达进行观察和记录,能够对于幼儿现有的语言表达有一个全面且科学的分析,发现语言表达习惯中的错误之处,再通过有效的引导来纠正幼儿的这些学习行为,逐渐转化为良好的语言表达,帮助幼儿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四)在相互学习中养成良好语言表达

对于幼儿良好语言表达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也要学会正确科学地进行沟通合作。通过组织集体化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学习,在相互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之间相互的交流、模仿对其身心的发展影响是成人无法代替的。幼儿有很强的观察力和模仿力,对于他人的言行举止会在不自觉中进行模仿。因此,教师要通过幼儿的这一特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让其身上体现出的优秀行为习惯相互感染,促进幼儿的共同进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发展趋势下,幼儿园阶段作为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启蒙时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为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2022-06-24 1 1 黔东南日报 c191232.html 1 语言表达习惯培养策略探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