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山县永乐完全小学 龙秀明
课堂学习氛围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课堂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技巧等教学素养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师生的交流发挥积极的作用,有益于增强教学效果。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教师要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对待课堂和学生,同时要巧妙地运用教学手段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促进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那么,如何营造舒适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本人认为课堂学习氛围营造应从以下几点技巧着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会涉及教学互动,其中情感是有效的纽带,也是数学高效课堂的催化因素之一。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得兴趣不足,注意力也不够集中,这时候老师应该及时进行反思,看自身是否存在教学失当,同时与学生开展全面的沟通,一定不要盲目地侃侃而谈。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是否接受教师的语言风格、授课方式,对所讲教学内容是否听得懂等。在教师自身的不足方面,教师要虚心接受学生的好建议,并及时改正;对于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教师可以进行科学引导。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多关心、表扬,适当表现教师特长,树立威信,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魅力感染策略
课堂魅力感染,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来自学生的,运用生生之前的相互感染。二是来自教师个人。 当前,在班级授课形式前提下,班级作为一个整体,每个学生作为个体都是这个整体中的一员,他们会在这个集体中情感上互相影响。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探究学习、小组竞赛等形式创造机会,让学生相互影响。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良好情绪的感染。同时,以教师知识渊博、学术精湛等魅力感染学生。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问式教学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动力。提问式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一是巧妙地创设情境。二是适时地提出疑问。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心理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
四、实施教师的自我调控
教学课堂都是由学生、老师、教材、环境等众多因素组成的,教师应调整节奏,科学组织课堂秩序,既做到放得开,又能收得拢,使课堂充满情趣,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学习乐趣。
教师要科学运用教学手段,及时适当地进行课堂调控, 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艺术。
五、激励式评价
部分学生觉得数学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这是难免的。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面对困难,保持学习的自信,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要善于使用积极性的教学评价,避免消极评价对学生的不利影响。一方面,教师评价要及时;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科学地评价学困生。评价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总之,小学数学愉悦的课堂氛围的构建,教师要科学地运用课堂的“催化剂”,科学化地去引导学生,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自己存在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