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铁源 朱庚奇) 近年来,我州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助农增产增收。
时下正是花椒成熟上市的季节,在镇远县各花椒种植基地里,满山遍野的青、红花椒挂满枝头,椒农们像勤劳的工蜂一样在山间忙着采摘,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自己种了三十多亩(1亩=0.0667公顷),今年收成不错,鲜花椒可能在一万公斤左右,公司按照市场保底价格给我全部回收。”镇远县涌溪乡花椒种植户龙昌平说。
在镇远县,小花椒成就了大产业。据了解,该县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向花椒种植户发放种苗、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同时还以“订单式”收购,每亩纯收入可达4000至8000元,有效地提升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水平。
据介绍,目前镇远县天之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在该县的花椒种植面积达到了九千亩,在全州的种植面积达到了三万亩,覆盖了五县一市。经过三年的精心管护,现在已经进入丰产期。在今年市场行情非常好的情况下,给镇远县更多的农户创造增收致富的机会。
同样,在雷山县郎德镇杨柳村,茶园内一片翠绿,茶树长势喜人,茶农们正忙碌采摘夏秋茶,而在村里的茶青收购点,陆续前来交茶的茶农们也体会着丰收的喜悦。
村民余正先说:“算下来平均一天采摘8公斤左右,一个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
据了解,杨柳村以“党支部+合作社+茶农”的方式发展茶产业,也积极与企业合作确保销路,解决本村及周边村寨茶农的茶青销售难题,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山上的绿茶就是我们杨柳村老百姓的金山银山,我们驻村工作队的任务就是把山上的金山银山搬下来,放到老百姓的口袋里,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能够实现致富。”省国资委驻雷山县郎德镇杨柳村第一书记刘星航说。
南瓜产业具有投入少、产量高、见效快的特点。近年来,岑巩县天星乡着力用好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南瓜产业,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实现“双增收”,让小产业铺出致富“大通道”。
“种南瓜效益还可以,去年我们打通了销售渠道,只要瓜一成熟,收购商就直接开车来采购,一季南瓜种下来,收入大概10多万元。”天星乡南瓜种植户潘明德说。
按照“两主导多特色”产业发展定位,岑巩县天星乡充分挖掘土地资源利用率,在发展壮大杂交水稻制种、油茶两大主导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引导种植大户发展短平快的特色优势产业,让“沉睡资产”焕发蓬勃生机,实现生态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
天星乡山岗村委会副主任吴平香介绍说:“目前村合作社利用流转土地发展了40亩种桑养蚕,另外的40余亩土地,我们以每亩400元的租金租给了种植大户种植南瓜,既增加了我们的村集体经济,也带动了村民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