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秉县第一中学 吴寿召
对高中阶段学生来说学习极坐标系与方式,可通过学习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深入了解当前各类曲线的表现形式。并且依据已知信息,分析出图形的几何特征,并用合适的代数方程表示几何关系,达到快速解题的效果,最终实现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但根据教学经验,学生对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知识点存在排斥,学生认为难度较大,且不易理解。鉴于此,本文围绕高中数学极坐标与参数方程重点讨论目前教学现状,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和困境提出优化策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内容的理解。
从2017年开始,在新课改的指导下,高考选择题由三选一改为二选一。过去多数师生对此模块并不重视,部分学校甚至没有选修,教师和学者对此模块的研究也较少,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其在高考中地位的提升,还是其知识本身的价值,都引起了许多师生的重视。本文基于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经验,对高中极坐标及参数方程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
一、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教学意义
学习《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内容是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基础,学习“坐标法”“坐标伸缩变换”,学生已经掌握了“直角坐标系统”的内容。学生学习极坐标系时,可从圆、直角坐标、极坐标互化等方面了解,从而使学生了解不同坐标系中有序数组的几何意义。参数方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学生在熟练掌握直线、圆锥以及圆等基础理论后,讨论参数方程视域下这些基础理论的运用,开拓学生解题思维。数形几何、运动与变化、分解与综合是数学知识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中数学中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教学现状
在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教学中,学生对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具体表现为:(1)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学习难度较大。(2)受到传统的教学思维限制,在学习直角坐标系后,学生会产生思维定式,在极坐标系理解上非常困难,尤其是增加几何思想以后,难度更大。(3)学生对于参数方程中某些定理或者是某些字母的特殊含义难以理解,从而产生认知错误。(4)不同方程间转换问题。学生在学习会出现知识点混淆的局面,尤其是解答综合题型的时候,表现更为明显。极坐标方程或者参数方程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转化为普通方程,而普通方程很难转换成极坐标或者参数方程,这就限制了学生的逆向思维。但是这种题型在高考中很常见,很多学生在面对这种题型时都会束手无策。(5)在分析变量范围方面存在不足。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忽视变量的取值范围变化,甚至忽略数形结合的应用价值。学生解题能力明显不足,思维受限,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函数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不能理解参数方程中变量的具体含义。(6)各方程的综合应用能力偏低。在求解方程时,首先要解决曲线相交的问题,而学生对参数方程求解能力不足,无法灵活运用常用参数方程。
三、高中数学中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教学策略
(一)应用信息技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许多学校都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而高中教师为了加快教学速度往往不会灵活运用,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上。极坐标和参数方程在学生学习之前是完全陌生的,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极坐标和参数方程时还不能很好地接受,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信息技术。例如,讲授《平面直角坐标轴中的伸缩变换》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展示简单的伸缩变换图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节省上课时间。
(二)将数学史知识融入数学课堂
在学习极坐标的时候,学生往往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极坐标,极坐标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应用和发展的。这时老师会向同学们解释极坐标产生于何种历史背景,它在当今时代应用于哪些行业,和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很多东西。至于如何将数学历史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则希望数学老师们能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钻研它们,将它们巧妙、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教师要优化传统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提出问题,拓展思维,通过对比、反思、联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