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县栽麻镇中心校 吴 萍
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策略,通过多元指导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升其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指导工作,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过程模式化缺乏变化
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很多教师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对于课堂有良好的预设意识,从导入开始应该用哪些案例,讲解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已经了然于心,因此在课程推进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都喜欢遵循自己已有的思路来组织学生学习。课堂展开过程中缺乏有效和创新,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一些生活化内容有效融入,这样就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意识。同时很多数学问题在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教师因为对小学学生的引导不足,使得学生不能创造性解答和发挥。老师在进行课程讲解的时候让学生自己的逻辑思维得不到相应发挥,导致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解答的时候找不到正确的切入点。
2.教学主体混淆缺乏有效互动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价值。但是很多教师在课程组织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导意识。尤其是农村小学学生在课堂上小声讲话走神,学习互动意识不强等问题非常严重,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将大量的精力用于维持课堂秩序。在教学中没有为学生预留足够的展示空间,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交流意识也不是很强,使得数学课堂的探究性不能有效彰显,学生也不能有效创新思辨。尤其是在一些综合性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只掌握了教师提到的一种方法,学生自身并没有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因而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仍然抓不住重点。还有很多学生课堂上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灵活性和问题解决意识就会比较差。
3.缺乏对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方面的指导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让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教师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对学生解答数学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指导,导致学生很难灵活运用数学基础知识来解答实际的数学问题,这在目前也是制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
二、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积极做好教学情境的营造
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情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小学数学教师营造教学情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平时不断加强对小学数学教材和学生的研究,注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利用学生最熟悉的场景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教学情境中,以此做好课堂教学的导入,使小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借助教师系统全面的指导,积极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在营造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或游戏教学法做好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使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2.积极运用多媒体设备开展课堂教学
为了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提升,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运用多媒体设备开展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活动有很大不同,能够借助形象生动的资料展示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非常强的趣味性,因此农村小学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只要将趣味的教学课件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展开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便于学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点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3.结合实际创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想要提高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该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创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例如,在课堂教学时注意小学数学课外知识拓展,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为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常识为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原来数学知识被如此广泛地应用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中,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提升要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拓展和课堂参与为核心。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融入数学学习当中,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并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