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县计划乡中心校 欧阳引珍
语文是现代社会人们学习一切知识的重要学习工具。小学时期的语文学习,已经作为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学科,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教学课题。从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应当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围绕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情境
创设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情境,是众多教育专家、学者所提倡的教学方向,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小学生普遍喜欢观看电影、电视等影像,对影像再现的各种生活场景,如人物、事件、故事情节等具有深刻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借助现代多媒体影像技术再现生活场景,将课文中的文字、声音信息,通过多媒体技术转换成形象的画面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在视觉、听觉和感官上给予身临其境的冲击,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和感悟。
例如,笔者在讲授小学六年级教材《狼牙山五壮士》的时候,首先让学生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让学生从电影中直观地感受八路军五位战士勇敢战斗,奋勇打击日本鬼子,最后高呼口号,舍身跳崖的壮烈场面,体会英雄战士面对强敌,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看完电影后,便组织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体会文章是通过哪些情节紧扣题眼“壮”字展开叙述的?很快学生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围绕“壮”字,一一从课文中找到对应的地方,很好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二、围绕识字目标,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识字能力
语文识字课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教学实际出发,探索学生识字互动教学方式,把主动识字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猜字谜、做游戏、唱儿歌等形式,寓教于乐,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识字兴趣。
例如,笔者在担任小学三年级语文科任教师时,针对学生已经掌握汉语拼音知识和初步具备课前预习能力的实际,在第一节课教授生字时,先在课前用报纸制作一些帽子,然后把本课文的生字和拼音写在帽子上,进入课堂后有选择地先给部分学生戴上。当笔者在朗读课文读到其中一个生字读音的时候,戴着这个生字帽子的学生必须立即站立起来,表示他(她)会读会认这个生字了,算他(她)获得胜利。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互动方式,可以充分抓住小学生的好胜心和好玩心,让他们主动学习并熟记生字,争取老师叫到自己名字的时候能够获胜,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阅读思考的能力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是目前小学六年级的一个教学重点,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但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做到专注持久。因此,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多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法,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逐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笔者认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利用美文欣赏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通过《桂林山水》等课文的阅读赏析,引导学生领略神奇的自然,壮丽的山河;通过《丁香结》等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中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就是“结”,得到了生命需要“结”的认识;通过《开国大典》等故事的解读,引导学生牢记古今之历史,民族之荣辱……在学生感动于文本,沉醉于课堂时,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而然得到培养,从而增进知识,丰富想象,陶冶情操,发展语言,提高能力。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的建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涉及的方法有很多,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摆脱传统固化经验,采用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模式、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不断创新,才能推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