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县朗洞镇中心校 杨昌平
美术课程是中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要提高农村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按照现代教育理念科学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而在实际工作中,美术课程并没有如期发挥这种作用。这存在一定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已经在大力支持美术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美术教育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在社会大的教育环境影响下,大部分人都不认为美术有多么重要,能起到多么明显的作用,以高考为中心的传统社会观念在整个集体中流传着。在中小学校里,并没有进行美育的大力宣传与实践,美术课常常在学校的默认下被其他科目教师占用。
(二)主观原因
从教师来说,有的学校美术课是非专业美术教师上的,有的专业美术教师对教育事业热爱不够,对美术文化自信不够。有的专业美术教师依旧运用传统的模式向学生灌输美术知识,自己迸发不出激情,学生也兴趣寥寥。从学生方面来说,大部分学生是没有兴趣上美术课的,课堂的无趣以及考试的压力,让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各种考试中。在美术课堂上,学生习惯了应付了事,甚至有的同学在美术课堂上做其他科目习题也比比皆是。
二、提高农村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对策
(一)转变教学思想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美术的特点,让美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教师不仅仅要科学地引导学生掌握美术绘画的技巧,还要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融入美术课堂中,让美术课堂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自主加入美术教学的课堂中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科学地获取知识,我们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这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境教学
因为中小学生好奇心比较重,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有效应用多媒体,利用视频、动画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美术课程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情境,根据教材内容拓展,找到其中一些优质作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鉴赏,这样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美术作品,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教师还可以通过营造情境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绘画,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三)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
在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必须重视教学和生活的有效联系,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美术能够用于生活。教师要有效开发生活中的美术知识,如花草、天空等,让学生了解到美术知识来源于现实,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的方法来积极进行创作,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很有意义,从中获取成就感和乐趣。在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要明白日常生活材料对美术的意义,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有效利用周围的废物创造出具有特点的美术作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教师还可以积极利用当地的风俗文化来开发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民俗传统文化纳入其中,引导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总之,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来设计美术课程,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加入其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有效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为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