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屏县启蒙镇中心幼儿园 杨五一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把幼儿早期阅读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合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可见,早期阅读是幼儿认知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幼儿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早期阅读来培养。
一、早期阅读教学指导的重要性
早期阅读是儿童接触书面语言的形式和运用的机会。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孩子可以阅读许多有趣的图画书,自然地习得一些常见的熟悉的文字,他们也会涂涂画画开始写自己的名字,或者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文字知识,他们将成长为对阅读充满热情渴望并能有效阅读的人。
二、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一)小班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自主阅读的机会。要想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作为教师就应在活动中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提问,使全体幼儿都有表达思想、表现自己的机会。当幼儿回答问题出现困难时,教师应灵活地运用辅助问题、调控引导,使幼儿能从中得到启发。其次,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提倡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可以把教师经常讲过的图书中的角色绘制成头饰放在区角内,同时放一些背景、玩具等供幼儿自由自主地摆弄,在说说、玩玩中加深对图书的理解,充分激起幼儿阅读的快乐和说话的兴趣。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小班主要以倾听为主,利用自由活动时间反复听熟图书故事后,幼儿就会跟着轻声、自然地学说。在阅读活动前,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幼儿就某些主要内容进行发言、讨论,引起幼儿知识的联想,使幼儿带着问题去看书,满足其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中班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在引导中班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时,教师要尽可能为幼儿创设形式多样的活动区域,营造宽松、自由的阅读氛围,使他们在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阅读。例如,可以在活动室中为幼儿提供相对集中的阅读空间,幼儿在这里距离近,活动内容和形式容易受到暗示,便于教师全面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给予集中指导。也可以让幼儿之间分享自己带来的书籍,体验到自主阅读的乐趣。中班幼儿可逐渐增加图文并茂、情节连贯曲折的作品。除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充满幻想色彩的童话故事外,可逐渐增加反映周围事物和古今中外适合幼儿理解的作品。此外,可增加配有散文的作品,让幼儿能在成人的帮助下,借助自己认识的字阅读图画书。
(三)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大班的幼儿自主能力强,已经会阅读书籍,教师就要尽量让他们独立阅读,尽量让他们自己琢磨画面的意思。形象生动的画面能启发幼儿联想,让幼儿产生把自己的理解讲出来的愿望。这时,教师主要是从旁提示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比较书中人物的行为、表情,启发幼儿用恰当的词和句子,把书中的内容讲出来。幼儿对与图画相配的文字感兴趣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边看图边指着文字念。在共读过程中,教师可自然而然地向幼儿渗透一些阅读知识与技能。
幼儿要读懂图画书,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观察力,具有把美术符号转化为语言符号的能力,把图画内容与真实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的想象力等。具备以上能力,有助于幼儿正确确定画面的对象,逐渐理解画面内容的空间联系,逐渐理解连环图画之间的联系,看懂图画书中每一幅画的大意。教师对幼儿的要求要适合幼儿,不能太高,幼儿能够读懂、会阅读一本书就达到了阅读的意义,不能要求他们去概括一本书的主要含义。
总而言之,教师要对早期阅读有真正的理解,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正确地引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活动,寻找到适合的策略才能够让孩子真正地进行早期阅读,真正地发挥早期阅读的价值与魅力,达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