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平县地坪镇高青小学 周宗菊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找到作文教学和美育教育的契合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学水平,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
一、以审美的视角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
文章的材料就像一座建筑的外观,材料之美极易引起人们心灵的触动。在教学四年级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时,要求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来写,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写呢?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农民的默默耕耘,工人的辛勤劳动,父母的无私奉献,军人的坚守岗位……他们都是现代社会主义涌现的值得赞美的人物形象,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成了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材料时,要选择好的素材和角度,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温暖生动感人。有的学生选择的材料是严寒冬日,商家让扫雪工人进屋吃午饭休息和提供热水的事;有的学生选择的是学校门口的交警在雨中接小学生下车,给小学生打伞,护送进校园的事等。
二、培养学生挖掘美的主题,正能量的人和事,力求立意美
好文章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立意。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习作《“漫画”老师》时,习作要求给一位老师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是总爱穿裙子、说话像连珠炮的语文老师,还是整天笑嘻嘻走路像一阵风的数学老师,还是上课时“怪招”迭出课后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的体育老师。让学生把这些老师画出来,先想想老师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再选择一两件突出其特点的事情来写。漫画里的人,特点非常突出,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让人觉得可爱又有趣。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抓住老师最有特点的一个方面写,如外貌,因为每个人的外貌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描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突出中心,写老师的眼睛有时候温暖慈爱,有时候又严厉凌人。虽然是漫画,有幽默的成分,但既然写老师,立意一定是正能量的,要表现出老师的工作负责、知识渊博、兢兢业业、爱生爱校等优秀品质。让学生去挖掘老师身上默默奉献、呕心沥血工作的闪光点,展现正能量的立意,渗透美育。
三、以审美的视角指导学生模仿写作,在学习实践中创造美
小学生写作文,模仿课文和例文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时,这个版块先后选取了三篇课文,老舍的《猫》细致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可爱淘气,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母鸡》描写了母鸡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和欣赏之情。三篇课文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从哪些方面介绍动物朋友,要抓住它的哪方面特点来写。让学生仿写作者的语言,仿写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仿写作者明贬实褒的写法,仿写字里行间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学生仿写后再进行自己独特的创造美的体验。另外,还要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性格品质等特点,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小动物的心理活动,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学生的想象力是创造美的关键。
四、以审美的视角评改作文,激发学生在创作中收获美
语言是一门艺术,恰当优美的语言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作文写完以后,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斟词酌句,反复修改润色和推敲作文,这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修改时,从关注题目美和文章结构美入手,题目力求新颖,文章尽量首尾照应,内容要有详有略。还要关注语言美,尽量恰当地使用好词好句,看看是否有病句,标点符号也不要忽略。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更能促进思考,使学生体味到写作的甘苦,并学习到修改的方法。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评判美,以美启真、以美引善。关注字体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字如其人,一篇字迹清晰、干净整洁的文章会给人干净清爽的印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而让学生写作出“秀色可餐”的文章。从而在营造规范书写氛围的同时,起到榜样示范效应,书写展示活动模式下,光荣上榜、没有上榜的学生都会不断努力、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