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十中学 文 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壮大,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但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却显得尤为突出。这些孩子的家长背井离乡来城市务工,但由于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又每天忙于生计,导致孩子没有英语学习氛围,平时只有通过课堂四十五分钟接触英语,回到生活中没有语境去巩固知识。因此,本文将思考如何让初中英语课程走进进城务工子女的生活。
二、对策及建议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只有“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才能更具生命力。笔者认为真正做到提高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英语生活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尽量使用具体事物作为教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避免一支粉、一本教材的单调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当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这类事物时,就会自然想起学过的英语知识,也能使英语学习更具生活化。
(二)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可以使英语生活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与进城务工子女的接触,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他们几乎没有做到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经常忽略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因为口头作业老师是无法检查的,于是回家后不听录音、不读课文、不背单词。对此,教师要从预习和复习着手,对如何预习及如何复习做出明确的要求。
(三)让教材内容体现生活,使教学内容回归孩子生活
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重视教育的生活化,就应该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认真吃透教材内容,使孩子们能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得到发展。例如,pep中学人教版英语教材中包括人物介绍、兴趣爱好、健康、安全、人际交往等话题,这些都来自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如将课文排成课本剧让学生表演,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觉得并非在学习课本的某个内容,而是完成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情,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四)以作业为桥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英语
作业是巩固学习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让作业更具生活化:①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在学过对话、故事或歌曲之后,让几个学生合作表演对话、创编英语短剧、演唱英文歌曲等;②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学生在学习完英语单词或句子后,可以将学到的知识教给父母,甚至可以和父母进行交流;③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学生可以采访老师或和老师进行英语对话,从而使英语生活化教学得到具体的操练。
(五)为孩子充实更多英语生活化的课外体验
新课标强调的“在做中学、在学中用”就是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体现。因此,很多教师很少考虑让孩子通过实践来增长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可以为孩子营造充实的课外体验,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具体操作方法有:1.校园文化的布置,如创设英语墙报,举办英语学习园地,编写英语小报等;2.利用节日、生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如在母亲节、万圣节、圣诞节时,让学生制作贺卡或手抄报等;3.举办英语艺术节,开展英语歌谣比赛、英语讲故事比赛、英语朗读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
三、结束语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涌入城市,他们给我们居住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虽然他们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但作为一名英语教育工作者就更应该去思考如何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享受更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如何使生活化的英语教学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如何使这个特殊的群体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发展。让我们以英语生活化教学为起点,真正地做到关爱进城务工随迁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