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6月30日

把务实为民写在驻村工作中

—— 记雷山县望丰乡乌的村第一书记朱锟

○通讯员 李格林

“朱书记为人谦和、工作负责,村民们有什么困难,他都想方设法解决,大家都很信任他。”乌的村村民余大清对驻村第一书记朱锟的工作很是认可。

2021年5月,朱锟被雷山县教科局选派到乌的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朱锟以村为家,用心用情,抓党建、抓产业,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当好党建工作“引路人”

作为“第一书记”,朱锟深知抓好基层党建的重要性,始终坚持以“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为主线,以创建卫生文明村为目标,会同村“两委”班子一道,强化责任担当,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工作中,与村党支部认真落实党的“三会一课”制度,组织村支部全体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等。

驻村一年来,朱锟特别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用心用情做好两名年龄较轻、学历较高、能力较强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

当好产业发展“助攻手”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朱锟对发展产业促进村民增收很是关注和重视。驻村期初,朱锟就积极入户走访,全面了解每个家庭基本情况和全村产业发展情况。通过走访和与村干部交流,朱锟发现村里产业单一,喂养家禽家畜是该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群众收入比较低,村集体缺乏收入。

针对这一问题,朱锟第一时间会同村干部共同商议,共同谋划适合村情发展的产业。争取到300亩增产水稻示范项目,为全村稻谷增产增收创造条件;争取到22000余株茶苗发放给村民,做大做强茶产业;争取到380公斤的黄豆种子进行茶园套种,力推茶叶产业向精品化、生态化、有机化方向发展,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积累资源、创造条件。此外,朱锟还特别注重劳务输出创收。通过上门宣传、做思想工作等多种途径,积极动员全村年富力强劳动力外出务工。目前,全村累计有600余人外出务工,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

当好乡村振兴“推动者”

为激发老党员、困难群体支持村“两委”工作,朱锟组织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活动,发放物资、慰问金。针对村“两委”办公条件不足问题,朱锟积极争取有关部门资金,为村委添置办公电脑2台、村委食堂冰箱1台、消毒柜1台,折合资金20000余元。资助乌的村开展“庆祝建党百年”“吃新节”“三八妇女节”等活动。

在工作中,他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全村消防管道、消防栓的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并向上级申请维修整改。开展地质灾害点动态监测排查,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每天利用广播加强对防火安全、地质灾害、防汛知识等宣传,有效增强村民安全防范意识。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朱锟积极组织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开展摸底排查,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民政兜底人员、因病因灾因故困难户等重点人群,落实帮扶措施。目前,全村没有一户脱贫户返贫。

--> 2022-06-30 —— 记雷山县望丰乡乌的村第一书记朱锟 1 1 黔东南日报 c191797.html 1 把务实为民写在驻村工作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