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1日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凯里市第七小学 杨 燕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探究、实践,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互助的意识。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尤其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英语语境缺乏,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交流、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浅谈一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分组;2.选择和培养小组长;3.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5.合理制定学习任务。

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一直存在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不仅让学生无法感受英语学习的快乐,更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始终坚持人本理念,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才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升其英语核心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探究、实践,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互助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将“小组”和“合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互取所长而互补其短,既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更利于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除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力培养等诸多益处之外,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班额大导致小组成员较多,小组长的组织活动顾此失彼;部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不好,不能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组织能力有限,不能全面有效地完成带领全组成员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其他环节占用时间过多,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不能保证等等。种种原因,都将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不仅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达到培养合作互助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的目标,还将导致学生产生惰性心理,将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当作偷懒的良机,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尤其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弱,英语语境缺乏,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交流、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充分训练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和交流的能力,让小组合作在低年段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非常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现就这一问题,浅谈一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理分组

对本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提高小组成员间参与学习和合作互助效率的原始概率,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一)分析班内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个性特点、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二)对分组的组数、成员搭配、小组成员的任务分配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选择和培养小组长

小组长的选择和培养,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做好小组长的选择和培养工作,进行好小组长的培养方式方法。

(一)选择主动、积极,且学习基础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二)培养小组长在小组内如何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有效的学习研究,提高小组长的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

三、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

这个环节是最重要,最难做的,要想让学生一直保持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就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研究,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长效机制,采取小组长评价、小组成员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实施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策略。将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与课堂总体评价机制相结合,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学生做得再好,如果我们老师永远都不做评价这一步的话,久而久之,孩子们的积极性就会被消磨掉。评价的基本目标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还包括指导评价对象朝着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小组的持久合作与发展服务。

(一)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评价要素。学生在明白了评价要素之后,其学习和小组发展就有了一个目标导向,学生就会明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就会有意识地调整合作学习的安排及个人参与时的表现。

(二)评价过程的公开比评价结果的公布更重要。各小组会与优秀小组进行对比,找差距,想对策,挖潜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之初,学生的自主探究做得比较好,而合作交流与班级展示则做得较差,不会的问题不向老师提出来,而是等老师讲;会的内容又不愿在班级展示,课堂死气沉沉。为此,笔者提出课堂上只要主动站起来哪怕是问一个问题、到黑板上展示哪怕是错的或者纠正别人的错误都同样得分,这些大大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望。

后来,笔者又逐渐发现,每个小组总是只有几个人表现,活跃的都是“老面孔”。于是,我们又在评价机制中提出,只要是那些没回答过问题的孩子举手回答了,答对了,得到的分数将会是“老面孔”学生答对分数的两倍,从而鼓励那些不敢举手的孩子大胆积极发言。

另外,课前读书和早读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往往有些小组做不到自觉地拿出书来读书,这时就要制定一个最勤奋小组的评选规则。早上来到学校能够主动读书的,每人加2分,反之在聊天玩耍的扣1分。课堂上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或主动上黑板板演等,每人次按照表现的程度加不等的分数。

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对合作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培养,与小组长共同制定培养策略。

(二)进行部分学生良好合作学习习惯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帮助这部分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五、合理制定学习任务

(一)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能够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组额大小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通观全局,最大限度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在不同的课型教学中,合理进行教学时长的划分。对于组额较大的班级,每小组可设两个小组长,可对两个小组长的任务进行合理划分,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小组合作学习效益的最大化,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有层次性,进行合作学习任务设置的研究,针对不同基础和学习习惯的组员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以保证每个组员都能“吃得饱,吃得好”“交完租子,手有余粮”。

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方式

评价语言的力量是不可小看的,好的评价会让学生得意扬扬,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让课堂真正充满活力。因此在评价时给学生制定评价模版,为了灵活地使用评价模版,教学中可以耐心地教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去评价他人。评价的范围是有所不同的,对于学生的倾听、合作、展示、质疑等都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来评价。例如,在组内合作交流的时候,鼓励不善于发言的同学大胆开口说英语,只要他们尽自己的力量完成组长安排的合作任务,或者能用英语读出简单句型和单词,就可以让组员及时评价,给予正面的表扬。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是有一定的原则可遵循、有发展空间的,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补充、完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互帮互学、情感交流、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及时认识到自我不足,积极与其他教师交流,总结和学习科学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策略,进一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化,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 2022-07-01 1 1 黔东南日报 c191881.html 1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