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鸭塘中心幼儿园 熊 健
笔者所在的乡镇中心幼儿园里,大部分都是苗族儿童。孩子们自幼耳濡目染苗族的语言、苗族节日、苗族建筑、苗族服饰等,受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熏陶。笔者认为,幼儿园恰当开发利用民族资源,可以传承民族文化,突出办园特色,进一步加深孩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一、开发苗族文化课程资源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苗族历史悠久,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好客,民族风情浓烈,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广受称赞。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下,文化所内含的行为模式、民族个性、道德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幼儿的行为、个性和品质。当地幼儿园积极开发与实施苗族文化课程,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苗族文化课程资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对幼儿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例如,在德育方面,幼儿了解苗族文化的过程中会感叹于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进而迸发出民族自豪感、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在智育方面,虽然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不能学习到很多复杂的知识,但能让幼儿对苗族文化有初步认知,激发幼儿对苗族文化的兴趣;在体育方面,苗族丰富的节日资源能够和体育游戏相结合,加强幼儿身体锻炼;在美育方面,苗族优美的飞歌、舞蹈、服饰,不论是以艺术欣赏的形式呈现还是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都能给幼儿极大的美的感受。
为此,幼儿园对苗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更多地关注周围环境对幼儿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建构以环境为依托的隐性课程,以让儿童全面感受和体验本民族文化的魅力。
二、开发苗族文化课程资源可以突出幼儿园特色
幼儿园特色不仅是幼儿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还对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乃至整个地区的教育有着重要影响,民族地区幼儿园不能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还要结合当地特色文化进行探索、创造。身处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不仅要承担教育的共性,还应凸显本地苗族文化的个性,彰显苗族特色。因此,当地幼儿园应当根据搜集到的苗族文化课程资源结合本园实际情况,采取主题活动等形式整合各种资源,按照课程开发步骤设计和组织相应的园本教材,才能体现苗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价值。将苗族文化资源引进幼儿园是一项必要举措,筛选、加工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作为幼儿园课程,可以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园呈现本土化、民族化、生活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运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创设特色幼儿园更有利于提高社会影响力和声望,更容易得到社会、社区及家长的支持和认可,这既是幼儿园发展的外在条件,也是幼儿园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幼儿园课程和教学作为幼儿园工作的核心,开发和实施苗族文化课程对幼儿园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幼儿园开发和实施苗族文化课程,有利于创设特色幼儿园,有利于幼儿园的长远发展。
三、开发苗族文化课程资源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幼儿园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评价者,是幼儿园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幼儿教师是最贴近、最了解幼儿的人,让幼儿参与到苗族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去,能够让教师从“教书匠”的形象,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民主型”的教师,这一转变能够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发展。在苗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苗族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挖掘、筛选,并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重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面,这一过程给了教师极大的自我上升空间,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在对苗族文化课程资源挖掘、筛选、重组的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和幼儿、家长、同事之间进行交流,这种交流过程能够帮助教师形成积极的自我体验,加深对职业的认同感,从而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更加有利于教师追求专业理想和专业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