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1日

试论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创新方法

○ 黎平县水口镇初级中学 龙正琴

统编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结构组织单元,一条线是“内容主题”;另一条线则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创新开展单元教学,是我们值得关注的课题。

一、一束一束地教,突出群文整合

这种方式是把单元的几篇文章捆绑在一起,采取群文阅读的方式,把多个文本的信息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通过对这一结构的把握来彻悟所有的文本。统编教材八九年级有四个“活动探究单元”:新闻、演讲、诗歌、戏剧。这些单元中,文本以一组的形式出现,适合以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载体,在多文本的阅读中,在分析、比较、整合、提炼中建构知识。以八年级下册的演讲单元为例,可以设计三方面的任务: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词、演讲比赛。学习演讲词阶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同时阅读四篇演讲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四篇文章的结构,了解演讲词的思路,并给每一篇文章最精彩的部分作批注;然后通过“情境还原”交流阅读体会,用《建国大业》中闻一多的演讲片段做电影配音、戏剧画面定格等形式还原四篇课文的精彩瞬间,捕捉演讲技巧;之后,结合四篇演讲词中的精彩片段梳理演讲技巧。撰写演讲词阶段,教师可指导学生为自己的演讲稿列提纲,结合几篇演讲词的旁批理解方法并实际运用,撰写演讲稿。最后,讨论演讲标准,举行演讲比赛。把一个单元的文章作为一束来教,给了学生大块的时间阅读、思考、感悟,改变了教师面面俱到、步步为营的课堂设计。只有这样,才利于结构化的融合串联、比较异同,也才能提高阅读效率,提升阅读品质。

二、一篇一篇地教,融入单元目标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大量课文,虽在同一人文主题的统领之下,但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又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不适合整合、联读,只有落实到每一篇的阅读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八年级上册的散文单元,包括《背影》《白杨礼赞》《散文两篇》《昆明的雨》,每篇课文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是不同类型散文的代表,只有通过一篇一篇具体的阅读赏析,才能把握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单元整体意识,各篇课文的教学要有侧重点。例如,学生比较熟悉写人记事散文和写景抒情散文,因此在教学《背影》和《昆明的雨》时就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具体的课文品析上。而托物言志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属于学生相对陌生的散文类型,在教学《白杨礼赞》和《散文两篇》时,就要指导学生既学习“这一篇”,又要时时关注“这一类”,并可通过课堂练笔,强化对这两种散文的认识。几篇课文学完之后,还要通过单元总结课对各篇散文的共性以及人文内涵、写法和语言特点等个性进行综合比较,让学生形成对这一单元的整体认识。一篇一篇地教,还要体现教读课与自读课的不同价值,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迁移运用,逐步沉淀为自主阅读能力。

三、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地教,体现课外拓展

单元内各篇文章由于篇幅、内容等的差异,可能不适合全部作为一个整体来教,这时便可分为几个板块来教。

例如,某两篇适合比较联读,便可构成一个板块;其他不适合比较的,则可以教材文本为依托,以“1+X”的方式勾连课内外,形成新的板块。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四篇文章:《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梦回繁华》。可以把这四篇文章加上拓展篇目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学习《中国石拱桥》。通过画全文的思路图,填写表格,画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草图,辨析说明方法等活动系统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第二个板块,阅读《苏州园林》和拓展的篇目《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通过圈点批注段落中心句、完成阅读表格等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教读课的方法阅读说明文。第三个板块,阅读《蝉》《梦回繁华》。通过蝉的生长图、一张图看懂《清明上河图》的任务理清文章思路,并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蝉》和《梦回繁华》两篇文章的语言,并不像前两篇说明文的语言那样科学,这样的说明文是否标准?由此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并拓展阅读《昆虫记》。在三个板块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单元任务。

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立足于《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就能够构建生态和谐、充满生机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2022-07-01 1 1 黔东南日报 c191909.html 1 试论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创新方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