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1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 从江县停洞镇中心小学 潘 燕

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自己个性和感兴趣的内容去读,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只有学生喜欢的内容,他们才能够从读书中找到乐趣,才能够和图书成为好伙伴。对于读书兴趣的培养,还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听书,在孩子还不能独立阅读大篇幅作品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一边听一边读,家长可以在空闲时间里给孩子讲故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在关键时刻或是故事的高潮处停下来,让孩子对故事有期盼,借此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这样孩子才能够主动读书。当然课堂的引导尤为重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美文的欣赏,一篇好的文章能够激励学生进步,对于学生人生态度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例如《桂林山水》的教学,这篇文章写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教学时对于文中的好句子一定要赏析到位,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境界;教学《火烧圆明园》时,要让学生在品味中牢记历史,培养爱国热情。这些都是教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宝贵素材,学生在沉迷于文本、感动文本的同时,阅读兴趣自然而然会得到提高,从而增长知识,发展语言,陶冶情操,提高能力。

二、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教学应注重语文习惯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是要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启发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使学生体验到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同时还要经常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阅读比赛等活动。二是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会阅读时在书上勾点圈画等批注的使用方法,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三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

三、要注重对学生拓展课外阅读训练

教师要结合课内阅读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相关的阅读教学文本。同时,还要向学生推荐大量的阅读篇目,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要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开拓课外阅读的空间,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自由诵读,还可以运用一堂完整的阅读课让学生阅读。在小学农村语文课堂开展国学阅读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推动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的提升,将国学课程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国学经典的启迪与熏陶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全面地成长。

四、要重视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是推荐阅读书目。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好的推荐书目和正确的阅读指导对健全小学生的心灵、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有重大作用,社会各方面已经形成共识。但该向小学生推荐哪些书籍,仍值得社会各界探讨,也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如《格林童话》《森林报》《少年先锋报》等很多书籍都值得小学生阅读。二是教给阅读的具体方法。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小学生在课堂里也接触到许多,哪一种阅读的效果最好,也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课外阅读的方法最主要是有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学生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一般性的文章,只要粗略知道内容即可的,可选用浏览、略读等方法;对篇幅较长的文章而又没有时间全文阅读的,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读一些最精华的部分。三是以写促读。语文教学提倡以读促写,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易于提高。在学生还不能将课外阅读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时,教师就必须想办法“逼迫”学生去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以写促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即教师通过布置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文、日记等来促使学生去阅读。

--> 2022-07-01 1 1 黔东南日报 c191910.html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