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宰便镇中心小学 吴展琼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奠基石,是小学阶段向中学英语学习阶段过渡的桥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虽然教学设备落后,但是教师应该学会就地取材,通过实物、图片、照片、简笔画、手势、动作、表情等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再现课文情景,使教学内容尽量形象具体,从而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直接感受到语言的运用环境。在呈现新语言点时,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同时展示实物(不同的学习用具、水果、食品、衣物、颜色等)就可以刺激学生大脑兴奋,直接感受英语,强化求知欲望进而形成深刻的影响。有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心中喜欢的景物,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大意,而且更有效地能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有效迁移及灵活运用。
二、创设游戏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能使学生达到乐、学、练的结合及思维与想象的发挥。在适宜的情境中,用较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多种能力,启发思维和想象力,对培养情感与个性都有很大的作用。如学习“There be…”句型,可让同学们根据各自的书包、文具盒和口袋里的物品进行互相提问猜测,猜错了的就退出该游戏活动,要求速度快且准确率高。这样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便掌握这个句型。
三、精心安排视听模仿活动,加强学生口语训练
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听说训练内容,从视听入门,通过听听、说说、唱唱、做做,先培养语感、培养兴趣,然后进入字母教学。新教材把第一册前两个单元作为视听说入门部分。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采用实物、图片、挂图、录音机、录像机、投影机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视听模仿。小学生视、听觉敏锐,标准的语音、语调,特别是一段声情并茂的情景会话录音会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视听,学生会积极模仿。通过模仿、听说,再进行一些内容相近的大量口头练习,促使学生提高听说能力。
四、教材处理要生活化,让英语贴近生活
小学英语教材本身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一幅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一篇篇文字短小精悍,极富文化底蕴。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如同学们最爱逛的公园,动物园;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牛奶,冰淇淋等,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如在教字母前,笔者搜集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缩写词:KFC,M,WC…搜集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商品英语:餐巾纸上的soft,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打印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电脑英语:Windows,My files,E-mail…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字母时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田间地头学习英语
虽然农村在教学设备上落后,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很难实施。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生物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把课堂转移到教室以外的田间地头,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教学。例如,五年级下册unit6,我们可以利用晴朗的天气,把学生带到有树有草的地方,结合真实情境进行教学。“Catching butterflies”“pick up leaves”“watch insects”等词组都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学生的真实体验中学习。这样创造的环境不仅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而且又能突破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