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1日

凯里市:做优特色产业 促进农产品“融湾”

凯里市下司镇淑里村林下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区

本报讯 (通讯员 龙文芳) 近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市农业农村局抢抓政策机遇,在下一步工作中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建设面向大湾区的生态农林产品基地等,着力发展现代医药制造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助推凯里市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为凯里市中药材产业壮大发展带来机遇,借力大湾区市场,加快开发凯里市特色中药材资源,提升工艺水平,提高产业附加值大有可为。”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依托凯里市资源优势,围绕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与大湾区合作共建现代中药材产业园区,招引大湾区农业龙头企业到凯里市建设“定制药园”基地。争取省级产业基金的支持,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力争到2025年,全市中药材总面积保持3万亩以上,鲜品总产量1.1万吨,综合总产值1.5亿元,其中种植总产值0.9亿元,初加工增加值0.6亿元。

着力基地建设。坚持行政组织和政策引导“双轮驱动”,立足资源禀赋,注重运用市场办法拉动,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绿色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大力扶持发展一批产品特色鲜明、生产要素聚集、辐射带动力强、综合效益明显的精品果蔬和生态畜牧基地。到2025年,建成常年酸系原料种植5.5万亩、常年保供蔬菜种植1.5万亩、常年精品水果种植10万亩;年出栏生猪20万头以上、出栏牛1.2万头以上,出栏羊0.7万只以上、出栏生态禽300万羽以上。

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公司+基地+大户”“企业+基地+农户”为主要建设模式,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能力。到2025年,新增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以上,省级龙头企业5家以上,州级龙头企业10家以上。

着力强化科技支撑。深化与各类科研院校合作,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加大科研投入和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走有科技涵养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把科技创新和推广实用技术落实到生产各个环节,提升科技种养水平。

着力融入区域发展。积极抢抓机遇融入“黎从榕”区域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推动农特产品生产同大湾区市场深入联结。

据了解,今年1月至3月,凯里市中药材、食用菌、蓝莓制品、蔬菜、大米、生猪等特色农产品销往重庆、上海等地,销售额共计1392万元。其中,凯里市柏芮蓝莓制品销往上海、北京、广东等地区,完成东西部消费协作农产品销售211万元,有效促进“黔货出山”。

--> 2022-07-01 1 1 黔东南日报 c191922.html 1 凯里市:做优特色产业 促进农产品“融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