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2日

帽子闲谈

○ 朱小毛

帽子,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夏天,戴帽子遮阴挡阳;冬天,戴帽子御寒保暖;通常,戴帽子防尘避雨。

原始社会,帽子不外乎用树皮、枝叶编成,甚或是兽皮充当,纯粹是适用功能。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现如今,帽子的装扮功能愈来愈突显,已成多姿多彩各式各样之态,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按用途分,有风雪帽、雨帽、太阳帽、安全帽、防尘帽、睡帽、工作帽、旅游帽、礼帽等;接使用对象和式样分,有男帽、女帽、童帽、幼儿帽、少数民族帽、情侣帽、牛仔帽、水手帽、军帽、警帽、职业帽等;按制作材料分,有皮帽、毡帽、毛呢帽、长毛绂帽、绒绒帽、草帽、竹斗笠等;按款式特点分,有贝雷帽、鸭舌帽、钟型帽、三角尖帽、前进帽、青年帽、披巾帽、无边女帽、龙江帽、京式帽、山西帽、棉耳帽、八角帽、瓜皮帽、虎头帽等等。

总之,帽子的装饰美化功能越发突出,让男性更为绅士,女性更为淑女;小孩更显活泼,老人更显风韵。故此,帽子受人青睐,当不在话下。

然而,帽子除了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实,它还另有社会的含义,具有丰富的隐喻。

比如,其一:他这个人好戴高帽子,你就多说说好话吧!

这里的高帽子,是指恭维、逢迎别人说的好听的话,原语出自清代俞樾《戴高帽》,现不嫌麻烦,赘述如下:

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翻作现代的话,大意如下:

世俗把喜欢别被人当面奉承的人称为“喜欢戴高帽子”。有一个准备去外省做官的京官,去和他的老师告别。老师说:“外省的官不好做,你应该谨慎从事。”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碰到人就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有矛盾不快。”老师很生气,说:“我们应以忠直之道对待别人,何必这样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啊?”老师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识。”那人出来后,告诉别人说:“我(准备的)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又比如,其二:他现在头上的帽子,不是科长,而是主任。

这下,他的乌纱帽恐怕保不住喽!

明白人一看,上述的帽子、乌纱帽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帽子,而是人的一官半职。帽子、乌纱帽成了社会官职的代名词。

再比如,其三:我们相互批评要坦诚相待,不要乱扣帽子,上纲上线。

这里的帽子是指罪名或坏的不好的名义。

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帽子,竟然能引申出如此丰富的含义,能赋予如此众多的隐喻,可见,“帽子”也不是可以率性而为、随意能戴的哟!

--> 2022-07-02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018.html 1 帽子闲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