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乃飞
今年夏天格外的热,一入伏,我想起了在乡下的父亲,想让他过个清凉的夏天,就抽个空把他接了来。家里成天开着空调,儿子也放了暑假,我就叫儿子陪着爷爷在家里凉快,哪里也别去。
可我下班后我却发现,家里只有儿子一个人正在看电视,不见了父亲,就问:“你爷爷呢?”
儿子说:“爷爷嫌在家闷得慌,要出去透透气。”
我就着急,这么热的天,人们都想往空调房里钻,他倒要出去透气,透什么气呀。
等了半天,还不见父亲回来,我就沉不住气了,只好又下楼去找,等我又出了一身的汗,才发现父亲正在树荫处拔着荒草,他身上正流着汗。
我对父亲说:“你咋跑出来了,你看你热得这身汗,”
父亲却擦了把汗,说:“在屋里太凉快了,有些心慌,觉得不像是在过夏天,还是在外面好。”
我觉得好笑,这天热得像在蒸笼里,谁不想在空调房里待着。可老人却凉快得心慌了,我就问:“爹,凉快了不好吗?”
父亲说:“凉快了当然好,但起码夏天要过得有个夏天样,才叫人安心。”
我有些迷惑了,问:“怎么着才是个夏天样呀。”
父亲说:“夏天要出几身臭汗,热得几晚上睡不着觉,夏天就要有热也有凉快,夏天就是要在地里出透了汗,回来喝一碗绿豆汤的痛快。就是熬了几个热天,突然下了一场雨的喜悦;一个夏天,如果身上没汗,怎么好意思说过了一个夏天呢?”
我突然觉得父亲的话有些道理,冷和热是人无法逃避的,人就是不断在这冷与热之间不断地砥砺、磨炼,才会不断地成熟、成长的。
父亲又说:“还记得小时候,跟我们到地里拔草的事吗?”
我当然记得了,那时的天多热呀,我在地里待了半个小时,就浑身湿透了,我看到父亲的鞋子,都被滴下来的汗水打湿了。
父亲说:“那时的天多热呀,可我们在地里出透了汗,回来冲了个凉,吃了片西瓜就没事了。就是经历了那些热,你才长成今天这个健壮的身体。”
我对父亲的话若有所思,父亲却站起来说:“回去吧,出了身汗了,我也该回去洗个澡了。”
等父亲回到楼上,洗了个澡,就显得精神了许多。我便觉得,一个人出身汗再洗澡,那里面有一种成就感。
父亲又说:“明天我还是回去吧,我觉得在家里好,找个树荫,跟你老程他们逗个乐子,太热了就开开电扇,还是那样过得像夏天。”
我打算带着儿子,回乡下过几天夏天,也让他体验一下什么是夏天,不要用空调把一个季节隔开了,让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夏天,什么是流汗。
我又想起了父亲常说的一句话: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该热不热,不成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