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2日

小学高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刍议

○ 从江县停洞镇停洞中心小学 刘宝平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全面推广,小学数学教学理念模式开始逐步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课堂教学流程的方法已经成为常态,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逐渐被广大师生认可、接受,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学生提高良好的学习氛围等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

当前,虽然小组合作的优势已经得到了重视,但是由于数学课程的改革及教学方法的创新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实施,因此,目前小学高年级数学中采用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还会有不少的问题存在,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分工不明确、教师缺乏引导经验等等,导致很多时候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没有效果。

那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呢?

首先,要理清各种教学关系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中,教师应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身课堂角色身份已经由传统教学的课堂“主导”变为“辅助”引导。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原本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工作内容,应尽可能让小组尝试完成,以此达到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动性。教师在实践教学期间,也能借助此方法严格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增进学习主观能动性,为其不断提高自身数学学习质量,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应根据学习任务和困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指导。同时,应善于观察小组的学习情况,如个人的积极参与,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合作等,必须了解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及时发现他们在小组中所犯的错误,以便他们及时纠正并耐心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在整个小组的协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多地干扰学生的思想。当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应扮演好听众的角色,然后表达其作为参与者的观点,鼓励学生建立知识框架,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使学生能够使用有效的学习方法。

其次,要明确学习目标任务

小学高年级学生只有在清晰地理解数学学习任务之后,才能在小组中正确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应向学生解释小组合作的内容、目标、方法和评估标准,将任务分解为多个部分,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一起参加,每个人都有事情要做。只有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任务,他们才会有目标地进行小组合作,避免协作学习的盲目性。

再次,要合理设置学习小组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合理有效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实现小组内部协作和跨小组竞争。公平合理地分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使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互相帮助,并使有良好学习能力的学生更加自信。除此之外,小组成员在协作中也应有一定的分工,每个学生都应扮演特定的角色,如分别担任记录、汇总、报告等不同的工作,提高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效率。

最后,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上,巧妙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教师需要确保实际课堂过程中的课堂设计科学合理,确保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更深刻的经验和看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在学习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生活中普遍的圆,总结圆的特征,并讨论圆与其他图形之间的差异。通过这种提出问题的启发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更愿意积极思考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互相尊重,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将进一步加深,教师作为实施者,不仅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也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 2022-07-02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025.html 1 小学高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刍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