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秉县第一中学 张 荣
一、仔细审题
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
(一)明确题目结构
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题支两部分,仔细审题是指对题干与题支要认真地加以审读,搞清题干中的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表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也就是“题眼”,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题支就是4个选项。
(二)搞清基本信息
1.明确试题要求和提示信息
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长短不一,图文并茂,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如“最……是”等。
2.明确试题意图和提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
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和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明示条件:题干中附有明确的解题条件;暗示条件:多潜隐在题干提供的材料中;限制性(或特定)条件:在题干中出现的数量词、方位词或特定名词等;借用条件:用同一事实的不同说法给出解题条件。
3.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
选项叙述错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误为因果,如“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多雨”;表述绝对化,如“迎风坡的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前后矛盾,如“卫星在大气层中高速运转能较好地散热”;概念混淆,如“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将地壳分为六大板块”;表述错误或不完整,如“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举例不当,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
4.留意图中信息的细微差别
在试题给出的坐标图中,有时不同坐标中的数值变化不一样,不认真审题的同学就很容易在这方面出错。如下面给出两幅图,要求比较雅典8月和北京9月的降水量多少,不少同学只比较降水柱的高低,而忽略降水量的数值不同,从而出现误判。
5.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
有的选项本身的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所以也是错误答案。
(三)注意题中的关键字词
题中的关键字词是试题的“题眼”。如试题的设问是“为改善城市环境节能减排,该城市应……”四个备选项中有“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粗心的同学会认为该选项是正确的,因为扩大绿化面积确实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然而这些同学在解题时并没有很好地把握试题设问中“减排”二字,显然扩大绿化面积并不能减少废气排放,只能降低废气排放造成的危害而已。有时,粗心的同学会将“此时”“该季节”“近年来”等看起来不太重要的信息忽略掉,从而在简单的试题上栽跟头。
(四)认真筛选
认真筛选是指依据题干的要求,从题支与题干的关系上对备选项进行认真推敲,可以通过对现象特征的对比分析来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根据限定语,得出题干中的引申义,对地理特征、现象进行纵横对比,正反区分,明确现象发生的区域与时限。一般来说,可以有这样三次筛选:
第一次筛选,即“排错项”。在审清选项的基础上,排除有知识性错误、观点错误的选项。
第二次筛选,即“排异项”。对有多项条件限制的题型,虽然题支观点或内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这种试题选项的干扰性比较大,是否排除的唯一标准是“是否符合题意”。
第三次筛选,即“选最符合题意项”。在单项选择题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时,要坚持“以干求支”的解题原则,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支,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即“最符合题意”的题支。
(五)果断确定(相信直觉)
在仔细审题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做出选择后不要轻易改动,如果经过一番考虑后,仍然不能确定正确选项,就先选上一个最有可能的选项,然后打上问号,等做完全部试题后,再对有疑问的地方作重点检查。
二、注重方法的运用
选择题常用的5技法为排除法、代入法、图解法、优选法、因果联系法,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一)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利用选择项错误或题干与选择项逻辑不相符,将错误答案排除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即所谓的“去伪存真”,解题步骤如下:
1.先捏“软柿子”(先判断容易的选项,再判断有难度的选项);
2.拣出“烂柿子”(排除错误的选项);
3.吃掉“好柿子”(选择正确的选项)。
(二)代入法
所谓代入法,就是把选项内容分别代入题干,或把题干内容代入各个选项,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方法,多适用于地理计算类和关联型选择题。
(三)图解法
图解法就是将解题的思考过程用简单图示表现出来,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降低思考的强度和难度。在解答地理事物时空分布规律、地球运动规律等方面的试题时,这种方法能大大提高答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四)优选法
选择题有时所给选项有一个以上甚至全部都符合题目要求,而试题又明确说明该题为单项选择题,这时考生切不可怀疑试题出了问题(尤其是高考试题),而应采用优选法,即从这几个符合条件的选项中,找到最符合题意的或最佳的选项。常见的方法如下:
1.关键词突破法
在解答选择题时,有时会感觉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都符合题干要求。这类试题解答的基本思路是先仔细审题,找出题干中“最”“主导”“主要”“第一”“核心”“直接”“间接”“根本”等关键字眼,然后从已知条件出发,将全部备选项进行深入浅出的综合分析、鉴别比较,排除其中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答案。
2.优选熟项法
有的试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而且有些内容我们并不完全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选项选出来。
(五)因果联系法
地理因果关系是指不同地理事物或地理原理之间存在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内在关联。很多地理试题的题干与选项之间互为因果,其中以成因类和影响类试题最为典型,解题步骤:
1.明确区分试题中的“因”和“果”;
2.从逻辑的角度推理分析“因”和“果”的内在关联;
3.迁移相关地理知识解答试题。
最后,建议把每题的答案写在题号的前面,这样填写和检查答案时可节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