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3日

如何将侗族文化融入初中美术课堂

○ 黎平县中潮镇初级中学 马昌永

侗族有着大量的文化累积,文化极其绚烂,并且侗族文化也深刻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特色。初中美术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学科,是一门艺术性质的学科,如果将侗族文化有效地融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不仅仅符合美术学科的教学需要,也符合侗族文化有效传承和发展。

一、在初中美术课堂融入侗族服饰文化的意义

1.侗族服饰文化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帮助

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强调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审美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美术工作者而展开的,而是为了将学生对于事物的审美水平提升,强调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侗族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利。丰富的色彩、图案、造型、质地等等都是审美要素,侗族服饰不仅拥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在,同时还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象征意义。正是由于侗族服饰本身的特征吸引着广大初中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深入了解侗族服饰,不仅可以获得理想的美感体验,同时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活跃他们的思维。

2.对于学生观察力以及表现力的增强有帮助

侗族文化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融入,对于学生的观察力以及表现力的增强十分有利,当代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想象力匮乏的情况,将侗族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弥补了传统美术教学的不足。侗族服饰美轮美奂的造型,鲜艳多彩的色调,复杂细腻的纹样图案相互交融,将自然和谐的色彩节奏有效地表现出来,强调侗族服饰文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的增和,让学生详细地观察侗族传统服饰中呈现的具体纹样细节、色彩特征等等,潜移默化中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3.对于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培养有帮助

对于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培养有帮助,侗族服饰文化属于劳动者的艺术,是广大侗族人民自身情感的真实表现,将侗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有效地体现出来,强调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效整合,让学生树立弘扬侗族传统文化的自信,促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

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融入侗族文化导入原则

侗族文化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工作并不是盲目展开的,必须建立在坚持——定的原则的基础上:坚持目标导向性的基本原则;坚持实践性的基本原则;坚持统整性的基本原则;坚持价值性的基本原则。将这些正确的导入原则作为融入侗族文化的指导方针,会使得文化的导入工作更加顺利,初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会更加强烈。

三、如何有效地将侗族服饰文化融入初中美术课堂中

1.促进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的创设

侗族服饰是侗族学生日常生活情境资源,如果对侗族学生展开美术教学,那么善于将他们身边的日常服饰的艺术深入地挖掘出来,引导学生将己身上所穿的服饰本身的美感感受到,切实感受到民族艺术的价值。如果对非侗族地区的学生展开侗族服饰文化的教学也可以抢到语言语境创设浓郁的教学情境,在美术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优美动听的侗语侗歌,并且在配合上视觉欣赏当然更好,从视听方面给予学生强烈的刺激,让学生对侗族文化有更为深入的体会。还可以充分利用事物并且结合多媒体手段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收集一些侗族地区各种服饰的款式,服饰中各种各样的纹样造型等。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民族的电影,将侗族艺术的信息量扩大,促进学生视野的有效拓展。

2.将传统教学模式有效打破

善于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打破。美术属于感官性质很强的学科,是展开艺术教育强有效的途径。侗族服饰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融入也需要新型教学模式的指导,如将侗族服饰与侗族歌曲、侗族舞蹈结合起来,强调多感官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艺术美不仅与艺术形式本身有机融合,还强调美术教学、侗族文学、侗族历史等等之间的联系。结合侗族实际,将侗族的风俗习惯、宗教礼仪等等也有效地融入其中,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引导学生善于用艺术语言将自身的情感表达出来。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强调侗族服饰文化的初效融入必须尊重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善于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组织学生从侗族的服饰艺术人手,深刻感受侗族的民族魅力,再结合侗族的服饰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增强,让具象的侗族服饰艺术在相对抽象的思维中有效地活跃起来。

--> 2022-07-03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065.html 1 如何将侗族文化融入初中美术课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