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3日

从四个方面加强初中生的乐感培养

○ 剑河县南明中学 陆莉桃

乐感是指对音乐节奏、旋律,音乐高低、强弱等的听辨能力。在乡镇中学中,学生家长对学生的音乐培养不够重视,学生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对音乐的了解也很少,很多学生也只是通过手机听一听各种音乐。培养学生的乐感,给学生一定的乐感训练,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下手。

一、注重对乐理知识的讲解

日常音乐教学,教师可能会忽略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其实这一部分的知识很重要。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明白这一部分是什么调,运用了什么乐器进行伴奏,唱的是高音还是低音,要如何去发声等等的基本问题。当学生拿到一首曲子或者听到一首作品时,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作品优美之处,音乐作品传达出来的情感态度这一方面有更强的理解能力。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樱花》为例,这首曲子的情感由弱到强,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将樱花的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教学前,学生不一定能听出这首曲子的情感音调变化,也不一定能听出这首曲子运用了什么乐器在里面。教师就可以教学生一些基本乐理知识,学生在听音乐作品的时候就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其中,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平时生活中,学生也能运用这些知识去演唱一些作品,在运用中加强忆,提高乐感。

二、运用现代化科技,在情景中教学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学校提供一些音乐器材,像钢琴、吉他、笛子等的乐器,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乐器的认识。在上音乐课时,教师可以丰富上课的内容和形式,让音乐课“活”起来。学生积极回答教师问题,活跃课堂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学习这首歌后,可以给学生播放其他演唱版本,在不同的版本中寻找差别;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歌曲进行评价,完善其音乐鉴赏能力。

三、将音乐教学与其他活动相结合

仅仅借助日常的乐感训练来提升学生乐感,是远远不够的。日常的乐感训练形式简单,且有点枯燥乏味,学生难以长期坚持和保持兴趣。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外,还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唱队、乐队以及各种舞台演出当中,让学到的知识一次次得到运用。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合唱歌曲《小鸟,小鸟》,这首歌节奏欢快活泼,特别适合中学生演唱。或者举行歌曲演奏比赛,通过比拼,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这首歌曲,提高对歌曲的乐感。

四、根据学生兴趣设置课程

当前,各种歌曲充盈耳畔,音乐教材里面的歌曲可能不符合学生的胃口,学生不太喜欢,上课的时候就会失去兴趣。相反,当下一些流行歌曲朗朗上口,学生对此类歌曲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这种情况,适当地调整上课的方式和内容。在上课的时候,播放一些当下学生感兴趣的歌曲,给学生分析其中使用的乐器,这首歌的旋律是什么样的,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学生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慢慢理解这首歌的情感和蕴含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乐感,提高对歌曲的理解能力。这种方式,是将经典与流行相结合,让枯燥的乐理知识以一种活泼的方式展开讲解,课堂内容的改变,也让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一直保持下去,也让乐感不断得到提高。

五、结束语

乐感是对音乐的一种感知,音乐中可以传递和表达的情感可以很丰富很细腻,有乐感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注重对乐理知识的讲解、借助现代化科技在情景中教学、将音乐教学与其他活动结合、根据学生兴趣设置课程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乐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了解和学习音乐,让学生的审美水平再上一层楼。

--> 2022-07-03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072.html 1 从四个方面加强初中生的乐感培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