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郑涛 姜绍文) “阿姨,嘴巴张大,啊——很好,就这样……”近日,在三穗县武笔街道彩虹社区,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俯身掏出手机,不到一分钟便为社区居民龙研梅和老伴完成了养老金领取资格的“刷脸”认证。
养老认证看似举手之劳,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们而言,却是解决了大烦恼。“我们上了年纪,腿脚不方便,也不会用智能手机,子女又不在身边。”龙研梅说,多亏有“红马甲”们来帮忙,否则每半年一次的资格认证还真会难倒老两口。
作为一个需要特殊关怀和照顾的群体,老人们的“揪心事”可不止是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
“我们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61人,他们很多儿女都不在身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我们必须能帮都帮。”彩虹社区“两委”干部杨仙冬是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一名志愿者,近年来,她常常奔波在50栋易搬房之间,接送老人们进行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上门进行政策宣传、老年认证,一双腿几乎变成了社区“滴滴车”,她说:“只要将群众的揪心事解决好,辛苦点无所谓。”
像姜穗、杨仙冬一样的党员志愿者,三穗县武笔街道就有929人,他们每天穿上红色“战袍”行走在帮弱助困的路上,有效打通了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彩虹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成立“妈妈帮”,每周为社区留守妇女上一堂免费的化妆课;在武笔社区,社区“两委”干部和志愿者们隔三岔五便往困难老人家中跑,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陪他们摆门子、帮忙整理家务,用陪伴温暖社区老人;在吉洞村,志愿者们每周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村里环境变美了,前来游玩的客人也越来越多……
武笔街道已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阵地全覆盖,依托文明实践平台组建8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200余场次,累计服务时长2.6万余小时,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
如今的武笔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已然成为文明交汇之地、爱心汇聚之所、服务输出之场,各类文明实践服务项目正遍地开花,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高。
“下一步,武笔街道将探索打造综合体、深化示范带建设、推进品牌化提升,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有机融入。”武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田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