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4日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 三穗县城关第三小学 潘 红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作业压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教育部门提出了“双减”政策,主要围绕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机构展开。数学学科是作业改革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与论述。

一、“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在“双减”政策落实的背景下,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就将对政策内容展开简要的分析解读。首先,强调作业的难度必须和课程标准相一致。其次,强调作业的数量,并给出了具体的时间标准。再次,强调作业功能。最后,强调作业设计符合科学规律,最主要的就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规律。新的教学政策,并不是对学生的作业活动不再提要求,而是寻找符合规律的设计方案,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体现了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有利于全面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作用

“双减”政策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为学生布置少而精的课后作业,而这就需要教师对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深入探索。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数学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将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由此可见,“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布置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给教师和学生搭建一座友谊的小桥。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全面考虑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例如,在作业布置时,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明确学生哪一部分的知识掌握得好,哪一部分掌握得不好,进而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地进行作业安排。基于此,教师可以布置如下作业,先进行课堂知识点的复习,进行探究推理过程的重新梳理,之后再进行具体问题的解决。这样,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在明确其逻辑关系的同时提高解题能力。

(二)不断丰富教学形式

小学生活泼好动,单调重复的活动只会导致他们产生厌烦的情绪以及敷衍了事的态度,也就无法深入理解作业中的知识点,也可能影响学生的正常身体发育。生活有多么丰富,作业的形式就可以有多么丰富。游戏、制作、参观、调查等都可以和数学作业结合起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三)实行作业分层设计

面对同样的作业任务,有的学生感觉简单、轻松,有的学生感觉困难重重。学困生很难因为“多做题,做难题”而快速进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强调全体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分层教学理念应运而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从而实现循序渐进发展进步。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两个层次的作业,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获得对应的知识积累以及能力提升。

(四)联系现实生活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小学阶段的各种知识内容和理论公式,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现象。生活实践经验是学生实现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发展的关键。在生活参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改变枯燥乏味的作业形式,也使得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活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效率和综合素养水平。基于此,教师要从生活出发,进行作业形式的灵活布置。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四、结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以及“双减”政策的要求下,教师必须认真对待作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认识到传统作业模式的弊端和不足,进而能够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具体的学情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和质量。

--> 2022-07-04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112.html 1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