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4日

初中合唱教学实践

——以凯里学院附属中学2022届初二学生为例

○ 凯里学院附属中学 蒲庆茹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中学课堂中音乐的合唱教学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教学实践成果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更多重视。然而,在中学的合唱教学过程中,训练方式和教学理念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其中以初中阶段尤为明显,很多教师在教初中生合唱的过程中,教学实践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结合欠佳,在组织人员、选曲和合唱训练等步骤中没有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充分结合初中合唱教学学员的特殊性,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实践,对初中合唱教学训练的组织、选曲、训练深入研究,希望为合唱教学优化提供建议,对教师教学活动有所启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引言

随着人们对学生教育理念的改变和全社会对学生全面发展观念的认知深化,初中生的合唱教学得到了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的更多关注。然而当前的合唱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其具体训练内容与形式仍然存在不足与问题,尤其在初中阶段,学校自上而下的各个层级教师对合唱教学的实施过程以及教学目标存在着较大的误解与偏差。本文旨在通过对现如今我们国家的初中合唱教育活动中的组织形式、选曲和训练的现状进行分析,为中学合唱教育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中学合唱教学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二、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合唱歌曲的选择未结合初中生身心特点

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他们这时候的心理及生理都没有发育完整,生理上的不成熟对合唱练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声带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心理上则表现在共情能力不足、敏感、抗挫折能力差等。但是中学生的课业压力相对较大,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学生选择参加合唱团主要是希望能够在学习之余获得艺术的体验,通过歌声来舒缓课业压力,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当中也得到情感的释放。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有不少的中学生本身音色就非常优秀,但演唱效果却缺乏表现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选择了不适合中学生唱歌的歌曲,学生并不了解歌曲的艺术内涵,也无法领悟歌曲的内在情感。

(二)人员设置不合理

合唱首先强调的就是“和谐”为美,要求不同声部之间能够达到和谐和统一。所以,在进行合唱训练实践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保证声部设置的合理性,不同声部之间必须要保证相互的平衡和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合唱能够达到最优质的表现效果。因此,合理安排人员是一件较为消耗时间精力的事情,也由于这一特点,在实际的人员安排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男女声音的搭配在中学合唱中十分关键,在组建合唱队时,老师有时为了节省时间,直接把可以唱高音的学生划分为高音部,剩下的均为低音部。在统一音高音色时,直接按照性别划分,让女生唱高音,男生唱低音。但这些设计都缺乏合理性。如果对学生的声音情况没有进行详细的了解与记录,就会导致声部匹配缺乏科学性的支持,各个声部的人员配置是否合理缺乏有效依据,所以难以实现最佳的声部平衡。

(三)合唱训练方法不当

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表现如下:

1.教师的训练没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刚开始学习二声部歌曲的学生大多还很难理解和声的美,所以很难学习。如果这个时候,教学方法单调乏味,教学过程也跟原来的一样,那么学生的兴趣可能不会持久,教学也无法更有效地进行。此外,刚开始学新合唱曲的时候,有些老师跟着钢琴反复唱乐谱,但是学生唱了好几次就产生懈怠情绪。有些老师在教学合唱基本功时,只是机械地练习声音、练习呼吸、练习共鸣,而不是采取欣赏、故事分享等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方法。这样的话,很长时间学生都会对合唱产生枯燥无聊的印象,讨厌合唱。

2.一部分学生在训练时不敢放声唱歌,演唱时的表情往往也很僵硬。其实究其原因,与老师平时的教学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不是学生不会做表情,而是缺乏关老师的关注与正确引导。中学时期学生正值青春期,可能存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正因为此时的心理发育并不成熟,所以也会更加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此时,如果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变化,不仅会影响合唱团的训练质量,还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相反,当他们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扬时,他们会更加自尊自信,竭尽所能发挥自己的优点。也有老师出于关爱之心,一味地降低学生的训练难度,对其放松要求,甚至无要求。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无聊乏味、不会觉得轻松,反而会完全失去兴趣,使排练越来越难,难以保证训练状态,这是绝对不可取的。

三、优化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合唱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初中生特点选曲

初中生大多正处于变声期,声音特点是音域不宽,且声带脆弱娇嫩。所以在选择合唱曲目时,首先要考虑难度适中的歌曲,以中音段为主,充分理解歌曲想要表达的内容,带着感情去演唱,这样也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其次,合唱主题要符合学生当前年龄段的特点,歌曲的选择要把握难度的循序渐进,在训练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合唱队员的水平。在刚开始合唱训练的时候,要选择一些简单的二声部声乐练习来演唱。简单的二声部练习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先了解二声部是什么,二声部的效果是什么,对二声部的和谐美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合理配置合唱人员

初中生在生理上正处于变声期,音色音域变化很大,尤其是男生。所以一般来说,初中生的合唱都是以二声部(高音、低音)或者三声部(女声、女声、男声)为主。合唱训练老师要善于在团队中寻找领导力强、音乐表现力强的学生,放在各个部位,位置分散,为和声打下基础。大部分初中合唱队员一开始没有合唱基础,声音几乎都是“大白嗓”,声音不稳定、不平衡。因此,老师在声部划分之前,要仔细了解分析每个学生的声音条件与特点。

(三)合唱训练方法多元化

单调重复的训练方法比较乏味,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低下,影响其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唱教学多样化,就要使学生在训练时接受到不同形式的锻炼,在训练时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进行如分小组进行技能竞赛、模拟音乐会、情景剧等,适当的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要对优胜的小组给予奖励,其余学生给予认可与鼓励。模拟音乐会和情景剧则充分地利用了中学生好玩的性格特点,新颖的训练形式能够极大抵消训练带来的枯燥感,这样不仅能够训练到平时所学的知识技巧,还能够在训练之余中培养学生间、师生间的感情,加深学生的团队归属感,从长远看都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除此之外,训练内容也应该保证多元化。不仅要关注声音训练,还需要配合表情、动作以及站姿的训练。应该在了解歌唱曲目内容及背景的基础之上进行对应的调整和改变,从而提高合唱训练的趣味性,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合唱内涵,并得到表现力的提高。当然,多元化的过程一定要保证以歌唱为核心,任何辅助的内容只作为锦上添花,而不能本末倒置。

四、结论

中学生的合唱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受到当今新课改背景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那么对合唱实践过程的研究对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如今仍然有许多学校的合唱教学实践存在缺陷与不足,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没有很好地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还有待提高。本文主要选取了合唱教学实践中较为重要的三个环节:选曲、人员配置、训练方式内容来进行研究分析,针对每个步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解决方式,从而为在合唱教学一线工作的老师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 2022-07-04 ——以凯里学院附属中学2022届初二学生为例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115.html 1 初中合唱教学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