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燕 邹燕 何宣杰)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移步闻香,各色绿植尽情舒展……丹寨县兴仁镇摆泥村将“四美四好庭院”创建作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探索“党建+美好庭院”治理理念,外筑美丽“大家”,内塑温暖“小家”,扮靓乡村振兴底色。
近日,笔者走进摆泥村,见到一条宽敞整洁的道路穿村而过、一座座苗家吊脚楼错落有致,家家户户见庭院,目光所及皆为景,各式花卉绿植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
在村民吴如兰家的庭院里,花儿朵朵,草木葳蕤,这是她家今年新增的景观。吴大姐每天的“高光时刻”就是在自家庭院拍照片和短视频,再分享到微信群和朋友圈,收获一大波的点赞和好评。
“我就想发给大家,一起来欣赏,一起来看。”吴如兰看着庭院里的花,都忘了还要去地里干农活。
每月中旬,是摆泥村“最美庭院”一月一评比的日子,哪家庭院最漂亮、最有创意、保持得好,村民自己来评选,该村通过组建“村党支部+网格员+村民”等共建联盟,实行积分评比制度,将全村161户划分为10个网格组,再由每组推选出1个庭院参与评比,通过庭院卫生、美化造型等综合打分进行排名,分数最高的家庭将获得流动红旗。
“这个月我家得到了流动红旗,非常高兴,我要好好管理我家的花园,让流动红旗继续留在我家。”吴如兰说起自家的庭院满是自豪。
“以后我要腾出时间来,把我家的院子打造好得更好,下个月,我也争取要拿到红旗……”通过评选,激起了村民陈章叶的心。
户户行动,人人参与。每周三,是村里的“创建美好庭院、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日,该村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党员凝聚群众,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带动群众积极开展庭院居室、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的清洁美化工作,村民们实现了从“站着看”到“努力干”的转变。
“现在每个星期三大家都自觉,不用谁喊就自觉地打扫卫生,把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看起来舒服,住起来也舒心。”村民陈章武正在打扫着房前屋后的卫生时说。
绿树掩映村庄美,整洁雅致庭院花。自实施“美丽庭院”工程以来,该村完成了机耕道硬化3.6公里、通组(寨)道路11公里、人行步道10公里,庭院硬化60户,协调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对摆泥村基础设施、住房、饮水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村里基础设施完善,体育设施齐全,村民们白天忙农活,晚上休闲娱乐。
“吃完晚饭后我们都会带着小孩过来这里玩,锻炼身体,小孩和大人都很开心。”村民王启付说这样的生活感觉跟城里的生活是一样的。
美丽庭院带来了“高颜值”,乡村振兴还要有“深内涵”。时下,正值吊瓜管护关键期,在该村百亩吊瓜基地里,村民们忙得热火朝天。今年,该村吊瓜总产量预计突破7500公斤,产值23万元,预计为161户农户分红6万元。
“在这里有活干,有钱挣,到年底还可以拿到分红金。把家里边庭院弄好,种花种草,在这里生活很舒服。”村民杨胜发乐呵呵地说。
依托“党支部+党员+合作社+农户”党建模式,该村将9名青年党员培养成产业“合伙人”,把4名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带头发展蓝莓、生猪、蔬菜等产业,实现“党建”与“富民”相融并进。目前,全村发展蛋鸭养殖10000羽、生猪养殖2000头、蓝莓700亩、蔬菜100亩、竹产业80亩、中药材100亩。
“接下来,我们村还要继续向上级申请更多的资金,将庭院建设项目覆盖到家家户户,同时继续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培养和团结更多的年轻党员,加入乡村振兴工作中来,依托庭院美化工程和吊瓜、蓝莓等产业发展,打造一条‘农家乐+农耕文化+农产品采摘’体验的特色旅游发展路线,让老百姓吃上乡村旅游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有军对村里的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