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4日

高中化学自主式的微课制作

——以凯里市第八中学为例

○ 凯里市第八中学 龚孝斐

为合理利用学生课余零散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教师新的教学模式和改善学生学习状态,让师生的教育教学有所提升,微课形式的教学是以多媒体教学为载体,科学地指导教师合理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有效地促进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自我发展。同时可以引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分析课程、教学、教学受体三者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适应本校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实现和谐共生的校园学习氛围。笔者将高中化学中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视频的形式,在学生中进行应用,希望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现将学情调查与微课制作策略总结如下,供广大同行参考借鉴。

一、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主要因素剖析

开始研究之前,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化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困难,通过对高中三个年级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各年级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有着共同的心理和诉求,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从主观上来分析学生在化学学习的态度方面,笔者设计了四个选项:很喜欢、喜欢、一般、不喜欢。从三个年级的选项统计看来,16.8%选择了很喜欢,37.5%的选择了喜欢,42.8%的选择了一般,只有4.5%的选择了不喜欢,而在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调查中,学生反馈的是虽然化学成绩不够理想,但是觉得化学是对自己生活有用的、有趣的学科和觉得教师教学方法精彩而喜欢。而不喜欢的原因则认为自己学习负担过重,前面基础不够扎实,在后期的学习或者复习中又有太多不懂的地方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补不上来所以跟不上而掉队。

从客观上来分析设计了关于学生在校的课余时间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的选项,回收的有效试卷638份中,觉得自己在校课余时间得到非常充分利用在校的课余时间的仅占8.8%,觉得自己充分利用在校课余时间的占29.6%,而觉得一般和根本不知道怎么利用在校课余时间的百分比例却高达61.6%。这是一组让人心疼的数据,青春年华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在学校不是为自己的前程而努力奔跑,而是整日恍惚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抓住时间以知识的力量充实自己,这样的结果是作为教师最为焦急的。

在关于“你最希望老师能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化学学习资料”的调查中,选择比例最高的是视频资料,最少的是图片资料。从这项调查的统计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于知识呈现的方式,更愿意选择信息量大的视频资料,因为这样更生动直观。

在关于“你希望课后的化学辅导的教学内容是”的调查中,三个年级选择比例最高的是补充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比例高达55%,其次才是由教师与学生以讨论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最不喜欢的方式是教师布置题目。从这个选项的比例来看,学生受小学、初中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影响,不会合理地利用在校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不管是从情感依赖方面还是从学习生活中都希望时刻有老师陪伴和督促学习,喜欢鱼的甚至要比喜欢渔的人多得多,这样的学习心态对于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培养将会带来巨大的阻碍,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最后的处境大概能与温水中熟透的青蛙相比较。

结合问卷其他选项和与学生交流,这些不懂得合理利用时间的学生其实看着其他同学学习,自己学习落后其实心里也是焦虑不安的,但他们学习意识薄弱,每每想学习的时候被同伴一喊就到操场上放松去了,他们不知道怎么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学生会有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分析,笔者分析主要是这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没有每天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化学基础薄弱想学却不知道从何学起。

通过这些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简单直观的认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心理基础是不错的,影响其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来自情感和现实。就情感而言,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对自己能学好化学信心不大,简单的问题又不敢向老师询问,但是又因为老师的耐心辅导或者是精彩的教学方法而喜欢这门学科。通过调查还了解到学生虽然学习意识薄弱但还是心怀梦想,还是愿意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所以这对老师而言是一种极大的信任和鼓励,但同时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后辅导方法提出了要求和期望,即要找到课上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也要找到好的课后辅导方法。就现实层面而言学生化学基础薄弱,而且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获取化学知识的渠道都是靠老师在课堂讲授,且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与否也仅仅停留在是否记住,大多孩子课后却不会主动去复习巩固化学知识,所以掌握知识不牢固,故不会去关注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二、微课制作策略

(一)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需求制作微课

在制作微课前,笔者首先对学生期望老师课后辅导的形式在学生群体做了大量调查,如你希望老师能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化学学习资料,投放的645份问卷中有42.3%的同学们选择了视频资料这一选项,这一选项所选的百分率与文字资料选项相比所选百分率要高出10.2%。再结合日常和学生的交流反馈发现学生因为知识点的缺失造成新旧知识不能正常衔接,故目前大多数学生不愿意选择探究式的学习,还是希望听老师传统的讲解,并通过老师的讲解把缺失的初中知识串联起来,这样能够满足他们学习新的知识和巩固旧的知识的期望。

在如果现在老师结合你不牢固的化学知识制作短视频,是否愿意学习的调查中,选择非常愿意的占总数的17.2%,选择愿意的占总数的61.6%,选择一般的占总数的17.6%,选择不愿意的仅占2.4%。从这一调查给出的反馈是,大部分学生虽然成绩不突出,但是愿意通过老师制作的短视频进行学习。因此笔者结合学生在校空余时间、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基础状态、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情况拟定时长在8分钟左右可以解决一个知识点基础问题的微课。

通过学生对掌握知识点的调查收集整理发现,在必修一中学生缺失知识点着重在于化学实验基础部分、电解质溶液、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必修二中学生缺失知识点着重在于元素周期律的判断、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四同”的判断、电化学中的电池的设计、电极的判断、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海水开发利用中的海带提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比较大小;选修四中学生缺失的知识点着重在于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电离平衡常数、溶液中水电离的离子计算、盐类溶液中威力的关系、燃料电池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等。

(二)根据常考、易考知识点制作微课

在调查统计学生反馈需求数据的基础上,笔者在满足学生对缺失知识需求的同时,将近十年高考知识点出现的频率做了统计,并将统计到的数据结合学生所需内容进行了整合且在录制的微课中进行了难度不同的渗透,力求孩子们在夯实是基础的过程中也能与高考逐渐接轨。主要涉及必考的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板块与选考的有机化学基础等的知识点。

(三)根据微课课型制作微课

目前微课课型众多,笔者根据学生情况与知识点展示形式,选择了基础讲解类、讲练结合类、讲授归纳类、探究类等较为适合学生学情的类型进行微课录制。

--> 2022-07-04 ——以凯里市第八中学为例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135.html 1 高中化学自主式的微课制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