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4日

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 三穗县八弓镇木界小学 张 耀

作为伴随着教育理念的提升而出现的小组合作学习,它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想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需要注意一些易出现的问题。

一、注意教师退场的时间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初期,当教师把黑板、讲台、学习任务和学习责任交给学生,而学生暂时还无法全部承担起来的时候,如果教师退得大快,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缺乏必要的监控、必需的指导和及时的反馈,在学生还没有养成习惯、形成能力以前,这种做法只能使学习陷入无序、无效、无目标的混乱状态。

二、注意合理进行组内调控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促进者和合作者,有时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当指导者。教师需要观察小组的活动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需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失误,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矫正,并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例如《桥》这一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学生对于叙事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接触较少,这时老师应该在学生讨论交流时适当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对于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采取的都应是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又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

三、注意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搜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重视信息反馈。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发挥个别指导的作用。所谓教师的个别指导,就是指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与障碍时给予及时的点拨与指导,从而使学生克服困难。如果将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指导割裂开,单纯使用一种形式,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都是弊大于利的。

四、注意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质疑问难相结合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问答式教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点。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在讨论中大胆质疑。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的求知欲会更为强烈,他们迫切希望能从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从被动地去学转变为主动地去学。

例如,在《腊八粥》一课教学时,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后,学生就提出质疑:本文主要内容是介绍腊八粥,强调其美味可口、令人向往,而文章为什么详写的却是主人公“八儿”等粥的场景,而略写喝粥的部分?针对学生的质疑,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非常积极,认真从书中和以前的学习经验中寻求答案,并且成功解决了质疑,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五、注意传授知识与教给方法相结合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在学生看书、自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手脑并用,画出重点内容,在不解之处标上记号;看结论组织讨论,寻找依据,对讨论中产生的正确与错误的想法与结论多问个为什么,让学生逐步掌握认真看书的方法。

例如《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不易理解,笔者在教学时要求学生边读边做记号,画出关键字、次、句,以及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做好笔记,在小组讨论交流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组间进行讨论解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化解以往教学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教无定法”,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问题,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势必要进行更多的教学实践,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完善。

--> 2022-07-04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137.html 1 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