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新州镇黄飘中心幼儿园 刘江红
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幼儿就要了解幼儿。人们常用“六月的天,娃娃的脸”来形容幼儿,因为幼儿的心地是十分纯真的,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喜怒哀乐都会写在他们的小脸上,教师要拥有一份爱心,走近幼儿,了解幼儿,在他们快乐时分享他们的快乐,在他们不高兴时努力寻找原因,多给他们一些温暖、关怀、安慰,让他们快乐,使他们心情愉悦地生活。
一、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家马尔兹说:“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很蠢的,你用肉眼看到的一件喜悦的事,它会做出喜悦的反应;看到忧愁的事,它会做出忧愁的反应。”对于幼儿来说这一表现尤为突出。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上常常是一些优秀生唱主角,他们踊跃发言、积极表现,出尽了风头,而一些幼儿只能默默无闻、谨小慎微,甘当陪衬,甚至是“反面角色”,其实每一个幼儿都希望自己被关注、被欣赏,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应毫不吝啬地对幼儿鼓励表扬,经常给幼儿输入一些积极的语言,如“没关系,再试一试”“你的小手真灵巧,画的画真美”“你的回答真棒”,让幼儿在教师的赞美中拥有自信的力量;当幼儿屡教不改、言而无信时,我们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急风骤雨”地加予批评、当众揭短,应给他们多一些宽容,让他们稚嫩的自尊心得到保护。教师的尊重不是放纵、任其自流,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幼儿,静观其变,打破幼儿“一犯错就会挨批评”的思维定势,让幼儿从自卑、恐惧中解脱出来,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感受“老师原谅我了”。
二、开展游戏活动,使幼儿善于交际。现代社会,幼儿与家长接触的机会远远多于和同年龄儿童相交往的机会,不懂得分享和交流,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而游戏活动改变了这一现象。游戏活动让每个幼儿走到一起,在活动中他们互相给对方搭建着“脚手架”,他们互相模仿着、比试着、商量着、冲突着,在这种模仿、比较、冲突和合作中,幼儿的交往能力与日俱增。例如,对任性、孤僻的幼儿,教师可为他们创设趣味性强的、有针对性的集体合作活动,提供相关的道具和情景,引导幼儿参与,从而改善幼儿的交往能力,为幼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机;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我们主张教育者以学习的幼儿和幼儿的学习为出发点,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活动的开展正适合幼儿发展的需求。以往的游戏活动通常是在教师的高控制、高指挥下进行,为让幼儿拥有真正的自主,我们将权力下放给幼儿,让他们自主地决定“我想玩什么,和谁一起玩,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决定游戏的材料、方式、内容及玩伴,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进行游戏,解放了幼儿的手脚和头脑,让幼儿成了自己真正的主人。
三、让幼儿不断探索尝试。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要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交往能力,针对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例如,幼儿在自己调颜料进行手掌印画时,不断探索尝试,发现颜料调得太稀,印出来的手掌画颜色较淡、还不够匀称;调得浓一点,印出来的手掌画色彩较艳丽、画面也比较漂亮。又如,在让幼儿尝试“用脚撒纸”中,老师让小朋友们用一只脚的脚趾夹住报纸,用一只手抓住报纸,用力撒开;很多幼儿玩过以后,觉得这个方法太容易啦,他们又尝试出了用一只脚踩住报纸,一脚用脚趾夹住报纸,再撕开;还有的小朋友玩出了用两只脚的第一、二个脚趾夹住报纸撕开,还总结出“最后一种办法最难”。从这些例子里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通过自己发现、探索、讨论、总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学会了学习。如果老师只限制他们固定用一种方法,则幼儿的情绪和活动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可见,给幼儿一些自主和权利,对孩子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