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5日

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 从江县停洞中学 唐紫金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更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与此同时,数学是很多初中学生感到头疼的学科,学生总是学不好数学,不会解题。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养成学习数学的习惯,从而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是本文重点要探讨的,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例如,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有预习、复习、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我们教师还要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努力创设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这不仅能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无穷。

一、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

预习是学习数学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习惯,几乎每一个优秀的学生都有良好的预习习惯。这是学生应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对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所要遇到的困难提前预习才有所了解,便于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把握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更重要的是这种预习的过程锻炼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在预习中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得到了加强。

预习能让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有目的性,可以使学生更从容地听课,听起课来当然会轻松。预习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从而更好地形成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效率,打造有效课堂。此外,预习会让学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会转化成为信心,从而超越其他学生。

二、数学学习习惯必须早点抓起

七年级学生从进校开始就要求抓起。一方面,很多七年级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各个小学的差异,学习的方法、习惯等都可能存在不同之处,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绝好时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随着数学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我们也需要抛弃学生在小学的一些不科学的学习习惯,培养更适应于初中学习的习惯。

三、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经常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探知,更重要的是注意培养学生在进行合作交流时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在的数学课堂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所以学生需要学会合作,并大胆交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学习。

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由他们自己参与和直接学习。教师的责任在于提供各种学习条件,给予启发、鼓励,唤起学生自己内心的学习愿望,让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到“我想学”的主动状态,引导他们“入景入情”,让他们以最好的学习态度去获取知识。

数学教学实践证明,数学学习困难主要因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保证数学知识充分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充分发展,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与生理素质得到真正提高。可见,要想学好学习数学,数学习惯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部分。因此,初中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

--> 2022-07-05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241.html 1 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