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宰便中学 盘超群
初中学习阶段是学生较为基础的学习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基础内容学习,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并促进学生明白学科学习的意义所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初中历史教师在引领学生建构历史框架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知,当学生结束在校的学习生涯后,面对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时,以往的历史学习会形成思维品质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使其受益终身。
一、构建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历史的教学课堂上,气氛多是肃穆严谨的。历史教材多讲述国家的发展过程,而我们国家的历史历经了很多的曲折之路才走向繁荣富强,所以历史的教学课堂大多是严谨肃穆的。但是教学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实现教学课堂的互动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适当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为了达到教学平等性,教师应该构建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实现教师和学生两者相互尊重,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教学课堂的魅力之处,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的投入度。
二、合理使用课本,把握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内容较为简单,历史教材的知识量不大,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课本结构。通常情况下,初中历史课程一堂课分为多个环节,多数是围绕单元知识点展开,所以学生应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把握重点,才能保证后续学习活动有的放矢,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与此同时,初中历史教材中有部分用小字印刷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不需要学生阅读和理解,仅仅是为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一课的相关知识学习中,主要讲述了义和团兴起和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运动,战败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自此以后,中国完全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需要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想象当时签订《辛丑条约》的场景,联系八国联军侵华的内容,更加深刻地理解当时人民的愤怒和无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仔细查阅资料,标记不懂之处, 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寻求解答;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做好复习和巩固,以此提升学习成效。
三、学会阅读教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历史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获得,这就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灵活展开学习活动,逐步掌握合理的阅读技巧。教师在课上带领学生阅读学习,可以设计层次性更强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和猜想,明确问题后思考。所以,教师提出启示,学生只是分析前后因果和潜在联系,批注重点知识,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针对教材中的历史概念和人物补充资料,对于一些不重要的引言略读即可,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起因、时间、影响等历史资料,则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和分析。通过长期的训练,逐渐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合理地分配时间,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后续自主学习和探究奠定基础。
四、善于思考分析,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思考和学习联系紧密,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思考和分析,在加深知识理解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合理的问题,循序渐进,挖掘历史事件前因后果,帮助学生掌握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教师提出独到的见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成因,进一步向外延伸,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从多种角度思考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巩固头脑中历史印象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质疑,锻炼学生的知识归纳、评价和总结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
五、掌握学习技巧,把握历史学习规律
在学习课堂知识后,教师应及时进行巩固训练,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其一,对比分析法。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规律性强的特性,掌握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纵横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降低历史学习难度,提升学习效率。通过纵横联系,将相类似的知识对比分析,将这些历史归纳到同一条记忆链条中,在后续复习中将其归纳到同一范畴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清晰地理解重点和难点所在,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完整的逻辑结构。其二,联想记忆法。此种方法要求学生灵活记忆知识点,通常是按照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或历史人物之间的潜在联系进行联想记忆。例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内容时,按照五四运动(1919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国民革命(1924—1927年)→国共十年内战(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1—1945 年)→解放战争(1946—1949 年)。挖掘潜在典型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可以实现知识的高效理解和记忆。
总而言之,学习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但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年龄的特点,限制了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因此需要更多的学习方法,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去不断探索,教会学生会学习,帮助他们学习,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种良好的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