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平县肇兴镇中心小学 龙盼盼
小学英语课堂是小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重要学习环境。如何高效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成为英语教育者最为关心的核心课题。而趣味化教学这一理念的提出及其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为英语教学指明了道路。
一、提高小学英语课堂趣味性的重要性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趣味性是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认知规律及身心发展特征的有效教学策略。对于活泼好动且对课堂注意力较短的小学生来说,开展趣味化教学能够将他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到课堂上,进而对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趣味化教学是指运用灵活生动的语言、灵活的教法及具有感染力的情绪来渲染课堂氛围,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任务首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很陌生的,要让小学生把英语学好,首先提高英语课堂趣味性,诱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必要的。
课堂趣味性是达到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的目的。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小学生来讲,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打动学生,并将教学中讲述的知识融于具体事物之中。创造良好的富有情趣的教学环境,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小学英语趣味课堂存在的误区
(一)热闹就是气氛好。英语课堂上唱唱跳跳,说说演演,既玩游戏,又搞比赛。教室里,孩子们手臂伸长,小脸通红,扯着嗓子喊:“Me,me!”“Let me try!”看似人人参与,学得轻松。然而,老师的预设学习目标有几人能达到,却不得而知了。英语教学是否成功是老师是否能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教学环节的设计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只有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各项任务中,让学生运用英语去做有意义的事,让他们在实际中感悟体验、探索发展,学会学习,掌握方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形式上的热闹不等于学生真的学到了东西。有时候,安静一点儿也很必要。
(二)过分注重形式。小学英语教师只重视快乐教学中的“快乐”一词,在这两个词上下功夫,为学生设计了许多华而不实的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上过于重视形式,会影响教学效果,忽视教学本质,忽视指导学生的学习。例如,某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快乐的教育活动,给学生讲笑话,让学生玩游戏,给学生播放英语动画片等活动。学生在听笑话时,没有注意到笑话本身的意思。知识让学生笑过头了,也没有发挥出更深刻的学习意义。教师在为学生播放英语动画时没有为学生解说动画中的句子,学生还在看动画,这对提高英语知识没有效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英语教学中的指导、示范和巩固。
(三)教学机械单调。农村小学英语课时少,缺乏语言环境,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形象思维占优势等因素,易造成学生学得快,忘得快,加之英语教学滞后,教师授课的方式只是反复地让学生机械跟读,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效果差。要改变这一现象就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形式,把枯燥无味的语言知识变成活灵活现的学习内容。
三、提高小学英语课堂趣味性的策略
(一)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创设课堂情境是趣味化、高效率英语教学课堂构建的关键要素。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情境教学能够给学生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摆脱传统课堂上学生静坐不语的局面,使学生在新颖、有趣的课堂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吸收知识。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借助各种外部条件如多媒体设备、实物等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摆脱单纯讲解语言基础知识带来的枯燥感,使课堂教学得以高效进展下去。
(二)创新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核心,也是学生需要跟随的教师教学的思路。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作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长期压抑于应试教育的思维框架中,无法拓展想象力,难以产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点,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创新小学英语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恢复,并利用具有丰富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英语启蒙进行教育。
(三)使用游戏教学法。课前唱首英语儿童歌曲是英语教学中的常见教学方法,唱歌的同时再配上相对应的肢体动作,获得的教学效果是不可想象的,通过英语歌曲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气氛,这样很容易集中小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例如,在学英文数字一课的时候,可以把one到ten十个数字编入耳熟能详的儿歌《两只老虎》里,再配上相应的手上动作,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其次儿童对这几个英文数字的掌握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还可以用游戏形式复习单词、句型,练习新语言点,使学生寓学于乐,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英语知识与技能。值得注意的是,游戏要求简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四)组织课外活动。英语课外活动内容很多,且活动的方法各异,但目的都是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言实践的综合能力,所以活动必须紧扣英语教学大纲,不脱离书本内容范围和学生实际。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初始原动力。英语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弥补课堂教学薄弱环节的一种手段,也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一种媒介。教学实践证明,英语教师组织好英语课外活动有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趣味的课外活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增进他们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减少焦虑情绪。
四、结束语
总之,提高英语课堂的趣味性作为新课改提倡且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兴趣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价值。小学英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开展趣味化教学,为枯燥的英语教学注入一泓活水和无限生机,为实现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贡献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