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江县宣威中学 陆卫群
目前,在农村中学,很多学生阅读理解水平较弱。在中学考试中,阅读理解占到试卷总分百分之二十左右,但得分情况很不理想,阅读理解能力的好坏是制约语文成绩的关键。因而,如何提高农村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成为农村广大一线教师的重点与难点。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谈谈个人对农村学生阅读理解的几点看法。
一、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阅读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因而阅读是影响一个人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对于人的成长、成才和成就事业至关重要。
二、如何提升农村学生阅读能力
(一)转变思想观念,激发兴趣爱好。西方有句名言,“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而思想作为一切行动的前提,要提升学生阅读能力,首要就是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认识阅读理解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在这一个程中,父母的培养是决定学生是否喜爱阅读的关键因素。故作为父母,就要以身作则,从小培养孩子看书习惯,激发求知欲望,提高专注度。
(二)拓宽阅读量,增大知识面。尽管现在语文教学强调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训练性,但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仅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狭窄的,不利于个人成长。因而,作为老师或家长,就要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扩大知识面。但这里的“多读”,不是漫无边际的泛泛而读,而是恰当选择合适的书籍去精读,提高人生的阅读能力。
(三)理解阅读本意,提升能力水平。阅读是读者通过大脑的形象和联想将抽象的文字还原到生活,即在大脑中浮现出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就要加强想象与联想能力的训练,提高自己对作品所写生活情境的再现能力。
(四)带着思考去阅读,强化思维能力。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多思考、多质疑,调动自己的思维活动,培养思维能力,要经常问问自己读的是什么,为什么读,怎样读才能更有效果,借助自己的思想去分析、鉴别和取舍,从作者的思想中汲取养分,强化思维锻炼能力。
(五)学会用笔去读,提升阅读方法。阅读犹如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要想到达成功的彼岸,就要掌握适当的方法,才能更快提升阅读能力。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我们在阅读时要善于用笔去记录学习。笔者在这里简要介绍一种“批注笔记法”用来提高阅读能力。批注笔记法就是在阅读时将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见解、质疑和心得体会写在书中的空白处,主要记载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注释。对于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和不懂的概念,注释在旁边;二是批语。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感想、见解、疑问写在空白处;三是警语。对于课本中十分重要或再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标注上“注意”“重要”的字样,为今后阅读提供帮助。
(六)学会透视文章,强化整体把握。在阅读中,我们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学会透视文章,凝练中心思想,不要被细枝末节所影响。在一篇文章中,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词组或一些新词语,此时我们就要跳过去,从文章的整体去理解,强化整体把握。
(七)强化逻辑训练,提高文章理解。在一篇文章中,每一句话的意思固然很重要,但读懂整篇文章才是最终目的。一篇文章通常由若干句子和段落组成,如果不了解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就难以把握一段话的意思,不弄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也就难以总结全文意思。而在阅读中,常用到的逻辑关系主要有总分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比较关系、顺序关系和时间关系等,因而,我们要强化逻辑训练,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综上所述,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广大农村中学生能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恰当的方法和持之以恒地强化训练,就能提升农村中学生的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