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6日

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 以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党建引领教育帮扶模式为例

□ 谢贵华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教育的奠基石作用愈发彰显。本文以凯里学院附属中学的党建引领教育帮扶模式为例,探析在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应该做到的几点:

一、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思想认识需要再提升,努力在提高站位、形成合力上下功夫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学习的深度、高度、广度和维度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要求,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先后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2016年到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46份关于教育的重要文件,是历史上中央给教育系统发文最密集的阶段,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

就我国西部地区的黔东南州乃至贵州全省来说,民族地区的教育还明显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相对滞后于教育规模的扩张,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教育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些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明显存在,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办学的水平有待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区域、城乡、校际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还比较明显,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等等。

今年4月,省委书记谌贻琴同志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的总体要求,一以贯之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在教育方面明确提出“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做强做大做特高等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打造希望工程升级版,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

二、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需要再务实,努力在党建引领、激发活力上下功夫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服务窗口。”以凯里学院附属中学为例,该校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服务师生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已经形成一种良好传统。

长期以来,凯里学院附属中学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围绕“高中渐强、初中做精”的办学目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学校文化构建、“三支”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持续跟进、久久为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了优异成绩。教师专业化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青年教师成长实现前所未有的提速;学校安全工作持续稳定,确保师生平安健康和学校的稳定发展;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初中教育更好发挥引领示范带头作用,中考成绩持续拉大与全州均分的差距,成为黔东南基础教育的标杆。高中教学质量快速提升,成为全省教育质量提速最快的学校。今年5月,在铜仁市德江召开的全省高中教育现场会上,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评价。

教育帮扶是脱贫攻坚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围绕省、州教育行政部门和凯里学院党委的要求,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党总支主动作为,2015年以来,在全州范围内结对帮扶7所薄弱初中,组织名师、骨干教师赴全州16个县市部分薄弱初中开展交流和培训,邀请部分学校教师到凯里学院附属中学跟岗交流,受训教师5万余人次,惠及全州16个县市所有初中学校。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党总支被贵州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

从江县洛乡中学属于乡镇初中,同时承担着接纳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入学的任务,教师专业化发展滞后,学校教学基础薄弱,在全县教学质量排名靠后。2016年,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对接帮扶洛乡中学,立足“帮扶内容精准、帮扶形式多样、帮扶效果明显”的要求,由校领导带队,抽选党员骨干教师分批次前往洛乡中学开展工作。通过同课异构,面对面指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升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意识和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通过培训讲座,引导教师大胆开展教学研究、教材挖掘、教法适度、教学相长;通过邀请干部和教师到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开展跟岗和现场交流,提升干部的教育管理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对接帮扶三年来,洛乡中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实现管理精细化,教学成绩逐步提升,中考成绩排名进入全县前三名。

三、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突破需要再升级,努力在智力支持、内生动力上下功夫

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在教育帮扶过程中,坚持“党员带头、取得实效”原则,探索出了学院附中帮扶模式即“1344”模式。

“1”是一个步调,指在教育帮扶过程中,党总支统一指挥,形成各党支部和党员教师带头落实、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以实际行动和真诚奉献,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3”就是三个层面,即帮扶对象,主要包括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和学生群体。教育结对帮扶不是空话,是以人为对象的帮扶,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在帮扶对象上实现全覆盖,重点是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只有全力提升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水平,只有全力提升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管理意识和教学技能,才能确保学校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个“4”是指四个模块,即帮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文化构建、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和质量提升。内涵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内涵发展必须以学校文化为精神核心,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抓手,以师生发展为目标,步步推进,扎实进取。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凯里学院附属中学以学校内涵发展为帮扶重点,狠抓质量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

第二个“4”指的是四项落实措施,即抓计划、抓保障、抓督导、抓成效。抓计划,就是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如何实施结对帮扶,因为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长处和短板,结合帮扶工作需要,做到精准实施;抓保障主要涉及政策保障、经费保障、人员保障、时间保障和安全保障,确保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帮扶工作;抓督导就是对帮扶的过程、任务完成情况及完成效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工作按计划实施;抓成效是落实措施中的重点,通过不同的策略和手段,提高帮扶的效果。

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凯里学院附属中学涌现出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名师,为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比如,罗福权同志,贵州省首批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正高级教师。他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和初中语文教学,在全州基础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作为一名党员,罗福权积极投身教育帮扶工作,先后在全州范围内培训了5批共83名工作室学员,近5年来先后赴各县市开展培训50余次,受训人数1万余人。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赴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辗转三个多小时抵达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小学,了解义务教育保障情况时再次强调,“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党总支将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立足当下、惠及长远,始终把党建引领、教育帮扶作为核心要务,持续在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作表率。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党总支)

--> 2022-07-06 —— 以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党建引领教育帮扶模式为例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306.html 1 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