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严春生 吴昌连) 7月4日,剑河县委书记袁尚凯,县委副书记、县长杨胜朝到柳川镇调研乡村振兴及产业发展工作。县委副书记吴小勇,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李东文,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万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芳静,副县长鲍崇江,县政协副主席夏永忠陪同调研。
调研组首先来到省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加禾村,实地察看加禾村党组织建设情况和乡村振兴项目实施进度,并听取相关负责人汇报基本情况。
袁尚凯指出,乡村振兴项目的推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做好文化氛围营造,全力打造出一个美丽、宜居、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同时,要加强基层党建建设,以党建促发展,在细节上做文章,加强研判,结合实际灵活施策,按照时间节点,加快进度,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工作。
随后,调研组在关口万亩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召开座谈会,在会上,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分别汇报产业发展情况,与会人员围绕产业发展进行积极讨论。
袁尚凯在听取汇报和讨论后指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目前剑河食用菌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如何继续强基础补短板是下一步全县的工作重点,希望相关乡镇、部门和企业要积极探索,研究如何做强全产业链条,盘活闲置资源,使食用菌产业成为剑河乡村振兴的一大助力。
袁尚凯强调,产业发展要重效益、出示范,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和经济效益两手抓、两手硬。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提高站位,压实责任,抓好各项目点联动互通,形成一体化统筹发展格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方式,丰富利益联结机制,调动更多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让产业发展有前景,群众生活有奔头。要转观念,求创新,在规模化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周期短、见效快、可持续的高效作物,增加产业效能,提高产业效益。要创新以工业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新模式,用好科技特派员、人才帮扶优势,结合园区工业企业需求,为产业“问诊把脉”,发展订单式种植,多渠道探索山地高效农业产业发展新路。要优品种、寻科技,用好国家和省、州联系帮扶各项优势,加大科研投入,确保剑河县产业发展不走弯路。要夯基础、强保障,统筹利用现有发展基础,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衔接工作,建立联动机制,推动产业发展集群化、高效化。
杨胜朝在会上对具体工作做了安排部署,要求相关乡镇、部门和企业要提高站位抓示范,转变发展模式,加强管理,做好技术把关,根据产业发展态势和市场发展形势及时做好研判工作。要算好成本账,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从源头上降低成本,提高产能效益。要提品质、促增收,做好企业公司管理、基地管理,做好品控和技术支撑,做出真正的剑河特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