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振松
昨晚,浙江宁波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开展“防溺水·暑期安全第一课”直播活动,讲解案例,介绍防溺水的经验做法,科普溺时救援和自救、溺水后抢救的知识。全市150余万名师生及家长观看直播。(宁波日报2022年7月5日1版)
为了孩子安全,像宁波市这样的“防溺水·暑期安全第一课”很有必要,可以增加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一般情况下溺水事件大多是发生在暑期或节假日等时间内,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不同,但孩子是走出家门,离开家长的监管,以致不慎发生溺水等事件。城里孩子父母每天上班,而农村有不少父母外出务工,他们留下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等老人看管。由于隔代老人文化知识偏低,管教孩子缺乏正确引导,又不够严管。所以,暑期溺水等意外事故发生比较多。
父母应履行对孩子的法定监护责任。孩子外出前,家长的那一句唠叨提醒,或许会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会让孩子避免一次溺水事故。
总之,孩子暑期防范溺水等安全管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多方重视,紧密配合,实施“无缝隙”衔接管理,在对儿童加强安全和文明教育的同时,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溺水措施,将孩子防范溺水的安全隐患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