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贯洞镇广龙幼儿园 刘 瑶
幼儿天性活泼,喜欢唱歌跳舞,音乐教育,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巨大的作用。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是幼儿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手段,幼儿常常用自己的发音来表现音乐,用自己的理解表现歌曲情绪。歌唱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能使幼儿从中获得有关的音乐知识。作为幼儿园教师,需要注重幼儿的主体性,从激发幼儿兴趣入手,提升组织音乐活动的能力,优化歌唱教学活动的组织,提升教学的效率,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 、转变传统观念,着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
提升幼儿教师组织能力,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改变师道尊严的做法,以生为本。一节成功的课应该是师生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是一段能够焕发生命色彩的人生经历。要组织好一节课,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优秀的教师在课堂组织中,非常善于营造课堂气氛。教师努力打造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气氛,树立“没有不进步的学生”的理念,体现“以学定教”的原则,按照提升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来制定教学计划,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展示还给学生,使得幼儿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地学习生活,在幼儿园里唱唱跳跳的成长。
二、善于运用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歌唱兴趣
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中,特别需要注重导入环节。导入活动的合理开展对幼儿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合理、有趣的导入幼儿才能很快地投入到情节中,对活动产生兴趣,并有助于幼儿对歌曲内容的初步理解。在歌唱活动《爸爸妈妈我你》中,使得幼儿深情地唱起关于父母的歌曲,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在欣赏旋律的过程中运用肢体动作表现,抓住幼儿爱模仿、好表现的年龄特点,让孩子通过讲述初步地了解歌词的意义。
三、学会组织恰当的情境游戏,增强课堂参与度
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教师们念念不忘的法宝。但是在平时的歌唱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年轻教师留给孩子欣赏音乐、欣赏歌曲的机会很少,他们想要让孩子快速记住歌词,反复练唱,孩子会唱就达到目的,没有对歌曲情感的引导。这些现象在我们的歌唱教学活动中屡见不鲜,所以我们需要提升教师歌唱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在《穿越黑森林》活动中,教师巧妙地将音乐的快慢、重音等元素和民间游戏“写大字”进行了对接。音乐的快慢对应的是笨笨狼的脚步,幼儿必须紧跟笨笨狼的脚步,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幼儿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幼儿不断感悟音乐元素所凸显的音乐特征,发现音乐的美好,继而理解与表达音乐内在的特性。因此在平时的课程中,教师要着眼于课堂的活跃度,要积极开展恰当的情境游戏,增强音乐与游戏的耦合度和趣味性,不断地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使歌唱活动更加有趣,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四、提升讲故事的能力,让幼儿浮想联翩
教师要提升组织活动能力,首先就得提升讲故事的能力。例如,在班上的音乐活动《穿越黑森林》中,教师利用传统的、幼儿熟知的“小红帽”这一故事角色,通过“小红帽”要去外婆家的情境导入活动,将故事与音乐嫁接,使得孩子们一下子就对抽象的音乐形象有了直观的认识。故事角色链接下的音乐形象栩栩如生,更为饱满,学生在老师的精彩讲述下更加热爱音乐课堂。
总而言之,一节精彩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组织设计能力,教师要善于学习,从改变思想观念上入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提升讲故事的能力 ,善于调动学生兴趣;教师要提升活动的组织能力,组织精彩情景。教学之路无止境,只要本着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之心,不断加强业务的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法,总结教学经验,才能提升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