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军) 近年来,天柱县凤城街道坚持问题导向,扭住关键症结,通过建强“小阵地”、优化“小网格”、开设“小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治理效能。
建强“小阵地”,撑起社区治理“大平台”。以城市基层党建二十条措施为主导,全面实施社区便民服务阵地“提标工程”,着力推动街道社区党群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打造成集党建活动、综治维稳、民生服务、培训教育、协商议事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邀请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单位党组织共同商事议事,探索推动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三方融合”和党员、群众“双向互动”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今年以来,新修缮社区阵地2个,组织协调驻社单位商事议事2期,协商落实37件。
优化“小网格”,拓宽社区服务“大民生”。按照“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在小区(网格)和楼栋或以200户至300户为单位合理划分网格区,并按照“一长三员”的组成服务架构,吸纳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进入区域网格担任网格委员,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发展、管理无缝衔接”的城市社区组织体系。同时,建立“分区包户、权责管理”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党员干部大走访等活动,征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35条,跟踪解决困难26个,持续推动社区公共服务、生活环境、社会治理提档升级。
开设“小活动”,铸就社区共享“大品牌”。结合“党员亮身份、党群心连心”活动,整合辖区内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社会团体等基层组织力量网,组建平安巡逻志愿服务队、环境卫生志愿服务队、义务理发志愿服务队、政策宣传志愿服务队、文艺表演志愿服务队、心愿大使志愿服务队等,持续开展“连心工程”志愿服务,不断推动城市基层党建由“一点红”向“一片红”转变,持续用力让工作“短板”变“样板”。如,在北部社区探索创建5个“功能型党支部”“红楼议事亭”“民情流水e平台”“微心愿圆梦树”等便民利民服务载体,全力打造全民共享的社区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