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潘宗旭
近年来,三穗县台烈镇立足资源禀赋,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在该镇果介村、寨拷村交界的高楼山上,2000余亩油茶落地生根,板蓝根、博落回等中药材点缀在林下,中药材和油茶产业焕发生机。
近日,笔者走进高楼山油茶基地,只见中药材博落回围绕着油茶树生长,工人正在油茶林间穿梭劳动,锄草、施肥、整枝,夏季繁忙的景象铺展开来。
承包下这片油茶林的贵州省三穗县仓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秀昌自信地告诉笔者,目前,这些还尚显矮小的油茶树四周都套种上了博落回等中药材,到了丰收的时候,漫山遍野都将飘满药香,此地将变成一个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
经专业技术员的指导,再加上多方考察论证和市场调研,吴秀昌在今年4月,把180亩油茶林划为博落回生长的“母床”,作为“试验田”,对油茶林里的野生博落回进行适当间伐,留强除弱。
吴秀昌把博落回这种野生植物资源变成了致富“黄金资源”,带动了台烈镇附近的油茶基地一起种植博落回,同在高楼山范围内的另外两家当地农民企业(贵州三穗穗昭林农产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三穗县葆兴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也掀起了种植博落回的热潮,分别在各自的油茶林下套种了325亩和315亩博落回。
截至目前,这3家公司已在高楼山种植油茶超过2000亩,油茶林下套种博落回820亩、板蓝根150亩、西瓜12亩。
下一步,这3家公司将准备向有关部门申请产业路硬化、观光台、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把高楼山油茶产业和林下经济串联成线,打造成一个集生态、产业、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绿色新兴经济体。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发掘林下“黄金”,让林下中药材种出新的希望、种出致富的良方,只是台烈镇发展林业和林下经济、实施以林兴农富民工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台烈镇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向山地要资源,把资源变资产,转变农户的种植模式,大力建设国储林、发展特色油茶产业和立体林下经济,综合产值已翻了十几倍,一幅“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农忙图和“春花夏绿秋果冬景”的乡村美景铺展开来,产业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
为此,台烈镇积极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抢抓产业发展机遇,融入新发展战略,不断释放山地新农业发展潜力。
截至目前,台烈镇已种植油茶5000余亩、林药6352亩、林菌945亩,发展林下养蜂3300多箱,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林鸡出栏13290羽,完成国储林建设12000余亩,带动2000余人就业。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