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8日

三穗县:

千亩“蓝宝石” 鼓起“钱袋子”

本报讯 (通讯员 毛兆庭 郑涛) “这蓝莓个大味甜,每年基地都会迎来几批体验采摘的游客。”看着三五成群的游客品尝、采摘、拍照打卡……基地负责人余金洋心里乐开了花。

近日,笔者走进三穗县台烈镇颇洞村蓝莓种植基地,一颗颗小巧圆润的“蓝宝石”缀满枝头,微风吹过,淡淡的果香味儿沁人心脾。

颇洞村从2012年引进贵州山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至今,蓝莓种植已有10年历史。如今,该公司在颇洞村按照“企业+学校+基地+农户”模式,联合凯里学院、吉林农业大学、中国果树研究所建立人才培养输送平台,并统筹发展为集科学研究、苗木输送、蓝莓种植、精品加工一体化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引擎。

“蓝莓种植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不分男女老少,从开始采摘到结束,村里基本没有闲人。”台烈镇党委副书记刘传朝介绍说,颇洞蓝莓基地流转土地1200余亩,年租金130余万元每年可直接带动300余农户就近就业,带动2287户农户共享保底分红。

“年纪大了,外出务工工作不好找,蓝莓园离家又近,还能够照顾到家里,非常方便,我到这务工有6年了,不仅将自己4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个月还能有2000多元的工资收入。”今年57岁的张定菊开心的算起了收入账,如果采摘速度稍微快些,最少能采三四十公斤,按每公斤4元过秤,一天能收入120元。

近年来,三穗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和推动乡村战略中,以农产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入股、合作社务工等多种形式,集中优势资源,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让群众鼓起“钱袋子”。

“今天采摘的这1500公斤将发往贵阳石板镇、重庆双福、湖南红星几个水果市场。”贵州山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和芬介绍到,下一步,我们将蓝莓产业种植扩大至3000亩以上,产量上增长到25万公斤左右,实现产量和产值的双突破。

据悉,该县7000余亩蓝莓陆续进入采摘期,将通过田间批发、观光采摘和订单销售、站点零售和网络平台销售的方式,助推“黔果出山”,助力乡村振兴。

--> 2022-07-08 三穗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440.html 1 千亩“蓝宝石” 鼓起“钱袋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