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8日

论体育运动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 天柱民族中学 龙庆庚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作用:(1)学生开展室内外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2)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精神方面的需要高于对物质方面的需要。(4)当前,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已不只限于强身健体的方面,而是还希望通过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例如,人们在观看体育比赛时,那优美的体育动作,扣人心弦的竞赛场面等都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还有在比赛现场,随着比赛的进行,人们可以大声地叫喊,尽情地发泄自己的情感,这样可以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一种轻松感。(5)体育的价值还体现在参与者的成就感和愉悦心情。一次成功的射门,一个漂亮的投篮,美妙乐曲伴随下的体操、健美操等,都不仅仅只是“健身”一个概念所能诠释的,它体现了体育运动新的普世价值。

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相关的方面。可以理解为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

在当今社会中,大部分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生活状态,体育运动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各种健身房、俱乐部等,在城市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在下班或者周六日休息的时间花钱去健身房或者通过其他渠道锻炼身体,有的为了健身,有的为了缓解身体疲劳,甚至有些会为此直接办理会员,以便长期在健身房健身。这是一个十分不错的保健方式。甚至,在乡镇,每隔一定的距离就会出现一处健身场地,虽然健身设施不是齐全,但是体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学校,学生经常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下,如果适当地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不仅能起到休息的作用,而且还能使自己的身心得到良好调节。

众所周知,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具有记忆、理解、分析、综合等功能,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大脑的统一指导下进行的。倘若持续用脑,会使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进而影响身体,以致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若在闲暇时间,进行一些体育锻炼,那么身体机能就会得到极大改善,从而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学习生活水平。因此,在篮球场上,看到的是挥汗如雨地在打篮球对抗赛;或在小区或者广场上,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广场舞,不同的场地,但是目的却是一样的。大众的体育意识越来越高,他们知道只有把体育融入生活中那么健康才会伴我们同行。

综合以上所述,笔者可以肯定,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身心健康是离不开体育运动的。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的发展与教育、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宗教活动、休闲娱乐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需指出,体育在其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受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并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但是,在教育方面,体育永远是追随其后,不离不弃的。

随着我国政治和体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经常进行身体锻炼,这就是我们当代体育教学提出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性,使其具备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踏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身体锻炼,并充当家庭和社会的指导者,更加有力地成为新一代的“革命者”。为此,就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他们身体锻炼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对体育爱好者本人的事,也是关系到增强中华民族体质和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养的大事。身体锻炼能力,是指能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加以创新,培养成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抓:自觉:即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讲授有关的体育知识,是其能够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锻炼计划和方法,并养成良好的长期锻炼习惯。自主:即主动将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到体育锻炼实践中去,使自炼活动成为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调:即在身体锻炼的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健康水平,掌握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及运动的时间,并能进行自我调节;自教:指执行锻炼计划的自我控制能力,即在身体锻炼效果自我评价基础上不断修正并实施锻炼计划的能力。

其中,培养自觉能力是主要的,但是不可忽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补充的关系,学习工作中必须有意识地全面培养。

以上阐述,说明了体育教学应该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因为在现代的生活中,繁重的工作已经将人压得不能喘气,如若没有一种方式来减轻压力,那么精神就会被压垮。所以,形成比较完善的学生健康教育体系,切实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与体育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平台,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加快改革和创新,树立“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健康体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很多人对体育锻炼都是三分钟热度,刚开始把所有的健身器材、计划都弄得井井有条,可能开始的时候也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去做了,但是时间一长就坚持不下去了。体育锻炼是苦与乐交织并存的,我们要善于寻找它积极向上的一面,我们才能改变这个现状。生活中有很多影响体育锻炼的主客观因素,有时候因为上班累了,不想动,有时候因为朋友聚会没时间,有时候又因为自己身体不适,反正有各种原因影响着我们从事锻炼身体,如果我们能把体育锻炼当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像人们每天肚子饿就要吃饭一样,而不是一种负担,那么这样的影响因素将不复存在。

总之,体育活动是获得健康最有用、最直接、最经济、最便捷的途径,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2022-07-08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453.html 1 论体育运动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enpproperty-->